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课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3.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生产、生活相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运动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褶皱和断层形成的地貌。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一)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1、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是和。2、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向斜一般是;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两翼,向斜中心部分岩层,两翼部分。3、背斜成谷的原因是,向斜成山的原因是。4、,统称为褶皱山。5、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识记类,之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6、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运动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如我国的、等;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如我国的、、等。7、由,统称为断块山地。8、火山由和两部分组成。没有破坏的火山口的形态是,有时会积水成;破坏了的火山口呈状态。火山锥是由和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上部,下部。(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高,大。因此人们通常优先建设_________较低、较小的,其次才是。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和。3、在山岳地区交通线路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相应的和丘陵地区。识记类合作探究备注一、山区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二、石油、天然气的埋藏区在背斜处还是向斜处?理解类当堂检测备注1.当岩层受到力的挤压,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A.褶皱B.断层C.背斜D.向斜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常形成山岭B.背斜谷地常形成自流盆地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3.“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应用A.内力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与平原相比,山岳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大。据此回答4~5题。4.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D.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5.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公路次B.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C.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D.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类拓展提升备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的地质构造是,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谷地形成的原因是。(2)B处的地质构造是,其形特征是;谷地形成的原因是。(3)C处的地质构造是,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能力提升类教(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