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三“蒸汽”的力量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联系18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理解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2.利用时间列表法掌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3.对比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和世界的变化,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知识点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英国的工业革命1.条件(1)资金: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2)劳动力:圈地运动的进行。(3)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条件成熟。(4)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扩大了国内外市场。(5)政治保障: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2.成就(1)棉纺织业方面: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斯夫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2)动力方面: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变革。(3)交通运输方面:①条件:蒸汽机为交通运输革新提供动力。②成就:汽船和火车。(4)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方面:①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诞生。②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制得到推广。3.影响(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3)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4.扩展(1)条件: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2)表现:①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起来。②美国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使美国机械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③影响: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预习评价】1.(判断)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2.(判断)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来源于工人的长期实践。(√)3.(思考)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组织革命”,这里的“革命”指什么?试答:大工厂制的诞生。知识点二打造“世界工厂”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2.措施(1)政治:进行民主化改革,确立工业资产阶级的主导地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经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建立职业警察制度,保持社会稳定。(2)经济: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1852年,英国议会称自由贸易是国策。(3)法制: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4)外交:推行“炮舰政策”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5)企业管理:利用大工厂制对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和残酷剥削。(6)教育: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3.表现(1)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预习评价】1.(判断)英国对外推行“炮舰政策”的目的是直接掠夺财富。(×)2.(思考)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试答:自由主义。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形成(1)条件:①根本动力:19世纪60至70年代工业革命的扩展。②主要途径: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③物质条件: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④联结纽带: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和国际间的人口和资本流动。⑤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2)标志:19世纪中期,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2.成熟(1)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2)国际经济交流准则:①原则:自由主义原则。②内容: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③具体做法: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预习评价】1.(判断)交通工具的变革,极大地拓展了世界市场。(√)2.(思考)19世纪中期,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试答:工业革命。【图示巧记】理解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易错防范】区分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工厂手工作坊是封建城市中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分散经营,以手工劳动为主,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不存在雇佣关系。手工工场和工厂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手工劳动为主,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