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一、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前景分析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从发展趋势来看,由植物农业向动物农业的转变,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欧美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一般都高达60%~80%,我国河南、四川、山东等农业大省,畜牧业占农业比重分别达到45%、57%、45%以上,畜牧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畜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抉择。现阶段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严重制约影响了种植业生产。种植业一般意义的增产难以使农民大幅增收。而较之靠天收的种植业,畜牧业对自然的依赖度较低,受气候和土地资源的限制小,在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2.畜牧业是加快两个转移,推进“三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实施“两个转移”是当前各级政府解决农民增收难、城乡发展差距大等农村诸多问题,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欧美国家,50%以上的农民从事畜牧业,50%以上的耕地服务于畜牧业。一方面畜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大规模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据测算,畜牧业每实现1亿元产值可以吸纳转移2000个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每实现1亿元畜产品加工业产值可以创造1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带动农民工就地转移10万人。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用地难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而土地流转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两者相得益彰。在钟祥彭墩村通过土地流转2000多亩,大力发展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就地转移劳动力120人,辐射带动1500人从事肉鸭养殖。在其蛋鸡二分场,当地农民以土地入股,与公司合股经营,并按照6∶3∶1比例实行年度分红,即公司60%,农民30%,村集体10%,实现企业、个人、集体三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第1页共4页范。3.畜牧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发展畜牧业既消化了剩余的粮食和农作物秸秆,经过过腹还田,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肥料,实现种植养殖和谐互补,促进低碳、高效、循环农业发展,还可以发展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通过沼气建设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推动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目前荆门在全市探索并重点推广“金旭”“仙羽”“高阳”“齐笙”四种生态循环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市已建成生物有机肥厂10多家,年可转化畜禽粪污60多万吨。大型规模养殖场通过建设沼气池、猪(禽)渔配套、种养结合等途径,转化利用粪污达9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二、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在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的过程中,又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1.疫病和市场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两大风险。近年来,口蹄疫、禽流感、猪链球菌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各类动物疫病时有发生,而且呈现老病不断变异、新病难防难治的趋势,疫病的流行与暴发使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同时畜禽市场波动越来越剧烈和频繁,市场的变化莫测、大起大落让养殖户无法把握。2.加工与安全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两大软肋。现有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乏力。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畜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作用亟待加强。同时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隐忧,养殖户兽药残留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行为尚未完全消除。3.土地和资金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两大难点。规模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目前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土地调整难,调整后的土地定性难。另一方面养殖融资难。对金融机构来说,“家有万贯、带毛不算”,这意味着养殖户的主要资产难以作为抵押物出现。而固定资产方面,养第2页共4页殖业的厂房多为简单的框架结构,价值较低且土地等生产资料多为租赁所得,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这些因素使得养殖户难以提供符合贷款需求的抵押物,制约了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