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预习目标预习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二、预习内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科学、文艺领域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①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③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二、学习过程一、“双百”方针的制定1、背景:⑴历史教训⑵必要性⑶可能性2、提出3、含义⑴前提⑵“百花齐放”⑶“百家争鸣”⑷双百方针是提倡4、影响5、成果: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三里湾》)二、挫折:政治运动扩大化;十年“文革”1、原因:2、结果三、艺术的春天1、背景:2、内容:3、结果:四、经验教训1、教训:2、经验:(一)、(二)、(三)、【学思探究1】“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何不同?【学思探究2】“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三、反思总结: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四)当堂检测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A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生活B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C反映古代历史人物D反映政治生活2.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双百”方针是在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3.“双百”方针中所说的“百花齐放”是指A在艺术问题上,可以自由发展B在学术问题上,可以自由争论C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4.著名话剧《茶馆》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A郭沐若B曹禺C赵树理D老舍5.“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文艺事业惨遭摧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许多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B无数文艺界知名人士遭到迫害C“八亿人口八个戏”D“文革”十年,文化艺术工作完全停滞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推陈出新D洋为中用,古为今用2.“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6年D1978年3.建国后的哪一次会议最早提倡文艺为人民服务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C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4.下面这张剧照属于1959年出品的哪部国产影片A.《北国江南》B.《五朵金花》C.《女篮五号》D.《青春之歌》5.“双百”方针提倡文学艺术、科研领域的三个自由,鼓励文艺科研工作者大胆创新,自由发展。这里所说的自由前提是A、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B、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D、保证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6.“双百”方针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A、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B、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在恢复国民经济上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D、文化大革命使科学文化事业蒙受沉重打击7.社会主义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C.推陈出新D洋为中用,古为今用8.“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文学艺术发展B.团结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C.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D.正确处理人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