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2013年8月2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99周年。近一个世纪以来,欧洲各国每年都要在一战爆发纪念日举行一系列活动,以告诫人们勿忘战争的教训,以期盼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一百年前的今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发生的?它又给了人们怎样惨痛的教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从历史中探寻避免战争,维护当今世界和平的希望之路。●教法案例1.“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一目,阐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本课难点之一,教学中要抓住四个要点:(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3)争夺世界市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激烈;(4)英德矛盾成为列强间最主要矛盾。讲述时教师应紧紧抓住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这一核心,利用教材“占有殖民地的情况”表,直观形象地分析讲解,也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补充部分资料,引导学生得出根本原因。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目是本课重点,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1)三对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2)两个过程:三国同盟形成、三国协约形成;(3)一个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欧洲战云密布。讲授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地图,化复杂为简洁,以多媒体动态演示形成过程,或者借用地图粘贴醒目标示办法突破重点。3.“科技进步成果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一目,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教师可归纳以下两个问题:(1)四个表现:传统武器改造、新式武器问世、新交通手段出现、新通讯工具出现;(2)两个后果:战争突破地域条件限制;战争更加残酷,更具威胁性。教师可结合教材中图片或补充史料举例说明。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一目是本课又一个难点,教师可补充史料,设释疑,突破难点,讲述时教师要抓住以下三点:(1)军国主义表现:崇尚武力,认为战争是国家正当权利;整个国家围绕战争运转。(2)极端民族主义表现:煽动“爱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宣扬“民族优越论”。(3)后果:欧洲陷入民族主义战争狂热之中,战争日益迫近,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1.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重点)2.分析只有进入到20世纪世界大战才会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重难点)知识点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1.背景(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列强为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3)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2.形式:掠夺、瓜分殖民地。3.影响(1)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2)列强之间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其中德国与殖民帝国英国的矛盾最为尖锐。知识点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三国同盟(1)成员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2)形成原因①德、法积怨甚深,成为宿敌。②奥匈帝国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地区的矛盾。③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3)形成过程①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俄国的矛盾,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迈出的第一步。②1882年,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2.三国协约(1)成员国:英国、法国、俄国。(2)原因①三国同盟引起了法国和俄国的不安,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为两国结盟奠定了基础。②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寻求与法国和解。③法国推动英俄调整双方利益共同对德。(3)形成过程①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协约国集团初步形成。②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约》,调整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③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3.历史影响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知识点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1.背景(1)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