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经验交流近年来,*县以固本强基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建管并重”的原则,采取组织扶持、部门参与、村级挖潜等办法,切实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先后累积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新建房屋面积1.5万平方米,修缮改建近1万平方米,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使70%以上的村级组织实现了“六有”目标,即有活动场所、有办公设施、有“两委”牌子、有工作制度、有档案资料、有电教设备,有效解决了部分村级组织无址议事、无章理事、无人管事的问题,提高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水平,稳定了村级干部队伍,改善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形象,增强了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明确思路,多管齐下促“联动”县委始终把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并明确专门力量搞好指导、协调和督办。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行政村进行了合并,本身就比较脆弱的村级组织阵地重新规划、布局的工作迫在眉睫且任务繁重,但村级可支配财力却十分有限,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引起了县委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组织专班对全县338个行政村阵地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适度超前,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有阵地抓修缮、有房屋抓规范,无阵地合力建、配套设施再完善”的基本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了县委总体抓、组织部门牵头抓、乡镇党委具体抓、县直部门配合抓、社会力量参与抓的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包点联系制度。要求联系乡镇的县领导把村级阵地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并重点联系一个村,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为联系村抓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建一处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购一套党员电教设备,把领导力量更好地渗透到工作中去。二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度。明确要求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第1页共4页村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网络。并把村级阵地建设情况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季报的重要内容,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建立考评考核制度。把村级阵地建设成效与乡镇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与“三级联创”工作紧密结合,对村级基础阵地建设达不到70%以上的乡镇不能评为“五好”乡镇党委,对基础阵地建设不达标的村不表彰为“五好”村党组织。近两年,县委表彰的“五好”乡镇党委所辖行政村60%以上达到了“六有”标准,“五好”村党支部均是阵地建设的“样板村”。二、培育典型,建设样板抓“带动”一是确定重点示范村。我们制订了《村级基础阵地建设示范村建设计划》和《党员电教科技经济开发中心示范村建设规划》,重点确定了安阳镇陈营村、白浪镇杨沟村、城关镇黄士梁村、大柳乡金堂村、青山镇九里岗村、南化塘镇周庄村、柳陂镇王家学村、白桑关镇猴猿沟村、胡家营镇土地沟村等50多个村为阵地建设中心示范村,并明确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标准。通过采取“抓重点带一般、树样板带全面”的工作措施,在全县率先建成一批结构好、功能全、有影响的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亮点”,为全县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提供了“样板”,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突出特色建“样板”。在建设示范村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统一要求与突出特色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新建村级阵地都不能少于120平方米,原则上要达到“五室”,即有村支部办公室、有村委会办公室、有村综治调解办公室、有村计生办公室、有村电教活动室,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从阵地规划、室内布置、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一方面,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提出不同的示范重点加以强化,增强阵地建设的特色和示范辐射能力。目前,猴猿沟村成了组织制度建设的“样板”,土地沟村成了村企合一的典范,王家学村成了配套设施建设的典型,金堂村成了配套设施标准化的旗帜。三是搞好示范抓带动。我们采取召开现场会、观摩会,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扩大示范村的影响力,进行典型示范引路,第2页共4页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和循序渐进的连锁效应。通过抓点示范,典型带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