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10个未公开过的洞窟2004年10月22日10:08来源:北京娱乐信报第254窟南壁前部中层壁画“降魔成道”10月22日,中国敦煌研究院将对尚未开放的敦煌北区展开全面的整理工作。对北区的考古发掘,使敦煌“新添”243个洞窟,莫高窟的总洞窟编号增加到735个。22日至24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天从9时起,将用2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场直播这一考古过程,这是首次通过电视手段展示敦煌鲜为人知的一面。据本次节目总策划张继宏介绍,这套名为《敦煌再发现》的节目将大量披露敦煌考古和敦煌研究中尚不为公众所知的最新学术成果和精美的敦煌壁画、文物。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纪新民告诉记者,这次披露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分“敦煌北区考古成果”、“洞窟壁画保护的突破性进展”和“运用数字技术再现敦煌”三大部分。北区考古有重大发现有关专家介绍,位列世界遗产的敦煌其实分为南北两部分,为公众熟知的、有敦煌藏经出土和精美壁画的是南区,北区的洞窟没有壁画,也没有窟门,洞中除了堆积的沙土,看上去一无所有。人们不但不了解莫高窟北区洞窟的性质、文物保存情况,甚至连确切的洞窟的数量都不知道。北区的全面考古发掘始于1998年,在此后的7年间,敦煌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先后进行了不下6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曾主持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说,对北区的考古,不但获得了重大的文物发现,而且解决了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最后确认,莫高窟北区崖面共保存有洞窟248个(其中有5个已列入洞窟编号),从而使莫高窟的总洞窟编号增加到了735个;大量的考古文物的出土和新洞窟形制发现,还进一步证明,北区是莫高窟石窟群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是一批重要文献和文物的出土,填补了敦煌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石窟考古领域的空白。记者了解到,北区考古发现了很多珍贵文物,如波斯银币就是敦煌地区的首次发现;回鹘文木活字在国内也不多见;而展出的八思巴文、叙利亚文、回鹘蒙文文书,则是敦煌出土文献中的珍宝。B48窟出土的《武周万岁通天某年勋告》,也具有同样的学术价值,而且残留的战阵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探讨武周时期唐朝在西域的征战史事。十个洞窟首次露面纪新民介绍,敦煌现在向游客开放大约30个洞窟,每年开放的洞窟不同,一般旅游者一次能够游览其中的十个左右,但有些洞窟由于内部狭小或者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是从来不对外开放的。张继宏透露,这次直播中,将有10个不同年代、独具特色且从未向公众开放过的洞窟露面,央视的摄像机将详细披露其中的壁画、雕塑和建筑。一般游客参观敦煌的时候,只能在导游手电筒的微光照射下观看洞内的壁画,高处的壁画更是看不清楚;这次央视摄像机的近距离拍摄,将让观众能更清晰、更仔细地观看壁画和洞中全貌。披露壁画“打针”内幕10月23日的直播,将主要介绍敦煌文物的保护。张继宏告诉记者,也许很多观众都不知道,壁画的修复需要“打针”,就像人得了病需要打针一样。敦煌研究院有一支精湛的古代壁画修缮队伍,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包括西藏布达拉宫和新疆等地的一些高难度壁画修复工作,都是由这支队伍完成的。届时,为什么要给敦煌壁画打针?打什么“药物”?都将在直播中披露。历经千年的敦煌壁画,除了开裂、剥落等病症外,其颜色也随着时间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记者了解到,目前敦煌研究院的科学家还用先进手段,根据壁画颜料的矿物成分、当地水土的酸碱含量和壁画的年代,来研究敦煌壁画原来的颜色是怎样的、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有些壁画上还有题记和题诗,但是随着年代的推移,很多题记都已经看不清楚了,最近科学家们将这些模糊的痕迹拍摄下来输入计算机,用特殊的软件还原当年的字迹。21日的直播中,观众们将有幸看到被还原了的、千年前敦煌壁画的色彩和那些已经无法用肉眼辨认的题记到底写了些什么。揭露飞天“成长”的秘密精美的敦煌壁画背后是什么?直播中将专门辟出一个小专题介绍。“敦煌壁画背后”这个提法有两层含义:首先,敦煌的洞窟是有限的,到了元代以后的敦煌末期,山上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开凿新的洞窟了,人们就将很多老壁画覆盖,在上面绘制新的壁画。上个世纪初期,著名画家张大千在研究、临摹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