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建模---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七月份有幸到青岛观摩了“全国第四届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教学模式博览会”。这是教育界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所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模式齐聚一堂,每天都有三百多节公开课,在这里同台展示。规模之大,足够让人感叹!本次活动由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主办,研究会理事长王敏勤等知名教育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1300余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本次会议主题为“如何通过三级建模,构建高效和谐的课堂模式”,旨在推动各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交流“三级建模”的经验,展示各种教学模式的风采,探讨高效课堂模式的基本规律。活动共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为经验分享与专家讲座。部分课改名校校长就所在学校的先进教学模式作精彩解读;之后王敏勤教授通过“一个设想、两个支点、三个途径、四个问题、五个环节”谈了提高课堂教学的五大方略。专家的高端引领,先进教学模式的分享为与会者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第二模块为青岛开发区育才中学课堂模式展示及校本课程展演,为参会人员展现了育才初中课堂教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第三模块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分赛场进行“我的模式我的课”展示,每位老师通过40分钟的讲课和十分钟的说课展示自己的课堂和自己的教学模式,1300余名与会代表通过定点或走听方式进行学习观摩。通过代表们的发言和公开课的观摩使我对高效课堂模式和“三级建模”的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我对王敏勤教授的三级建模思想和我校的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解读。一、课改进入深水区,改到深处是模式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理念,需要有稳定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校的教学经验相对固化下来。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基本框架,是课改理念的基本载体,任何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来落实。一所学校如何才能做到既有大致统一的教学思想,使全体教师有所遵循,又能体现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做到既规范又灵活;既对广大教师有基本的要求,又不抹杀学科之间的差别,更不限制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可以通过三级建模的方式逐步做到: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一)、解读王敏勤的“三级建模”思想1、校级建模:一校一模所谓“一校一模”是指:每个学校都应该通过多年的改革实验逐步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许多课改名校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如洋思中学倡导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已经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本次博览会中青岛开发区育才初中的“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枣庄市第四十一中的“三学一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我区松山三中的“生本教育236教学模式”、松山五中的“生本教育三.五高效教学模式”等。其实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也都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来构建的,各科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每个环节背后的教育理念,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才能知道“怎么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变通。所以学校一级的教学模式是对全校师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学校总体的教学思想。2、学科建模:一科多模所谓“一科多模”是指,各门学科都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依据学科的特点,形成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如语文有写作课的模式、阅读课的模式、写字课的模式;数学有新授课的模式、复习课的模式;物理有理论课的模式、实验课的模式等等。越是具体到学科,越具有可操作性。各个学科组要在学校基本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不同课型的特点,形成更为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如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和北辰区普育学校,在和谐教学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科不同课型的和谐教学模式,如:(一)语文分析课文的教学模式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3.品赏语言学习写法4.归纳概括深化主题5.巩固练习拓展提高6.课堂小结单元回归(二)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新知导学合作探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