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制度1、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2、电子疫情报告卡、统计表等每月硬盘、软盘备份,全年光盘刻录存档。3、其它疫情管理资料也要妥善保存。4、对全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第二篇: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制度传染病报告卡和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使用和保存制度一、按照《传染病报告卡及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规范》的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死亡医学证明书。二、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三、电子疫情报告卡、统计表等每月硬盘、软盘备份,全年光盘记录存档。四、其它疫情管理资料也要妥善保存。五、对全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第三篇:7传染病报告卡使用、交接和保存制度传染病报告卡使用、交接和保存制度为了做好传染病报告卡的使用和保存工作,我院根据市疾控中心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传染病报告卡的使用和保存制度如下:1.医院指定专门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领取、分发、收集和保管工作。2.门诊和病房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传染病保告卡的管理,及时报送和申领,空白报告卡要妥善保存,避免遗失和浪费。3.各科临床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在规定时限内准确、完整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报送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并且有交接记录。4.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对每天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逐张逐项检查是否完整、是否有逻辑错误、填写是否规范等,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填卡医生联系进行订正。审核合格的报告卡登记到医院总传染病登记簿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第1页共6页5.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定期到传染病诊断相关科室进行传染病主动搜索,发现传染病漏报及时进行登记补报。传染病报告卡片要做到门诊登记与网络直报完全一致。6.传染病报告卡要有专柜存放,专人登记保管,保存期限三年。第四篇:疫苗的使用和保存疫苗的保存和应用1.疫苗的购买、保存购买疫苗时,应仔细检查瓶签所标明的生产日期和失效期,检查疫苗瓶身是否有裂纹,瓶内是否有异物。各种疫苗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说明书上规定的条件保存。在国内现有的条件下,活疫苗一般在-15℃条件下保存,灭活苗在2—8℃条件下保存。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冷链运输系统的正常工作,疫苗要由冷库转移进入冷藏车,或将疫苗装入有冰块的保温箱内运输。活疫苗在稀释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影响,疫苗活力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活力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将减弱。2.疫苗的稀释大部分疫苗在使用前都需要稀释,那么每种疫苗对使用的稀释剂、稀释倍数及稀释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严格按规定处理,否则疫苗滴度会下降,影响免疫效果。例如,用于饮水的疫苗稀释剂,最好是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也可用洁净的深井水,但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消毒剂会杀死疫苗病毒。又如,用于气雾免疫的稀释剂,应该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如果稀释水中含有盐,雾滴喷出后,由于水分蒸发,导致盐类浓度升高,会使疫苗灭活。如果能在饮水或气雾的稀释剂中加入0.1%的脱脂奶粉,将会保护疫苗的活性。在稀释疫苗时,应用注射器先吸入少量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充分振摇、溶解后,再加入其余稀释液。如果疫苗瓶太小,不能装入全部的稀释液,可把疫苗吸出放在另一个容器内,再用稀释液冲洗疫苗瓶几次,使全部疫苗所含病毒(或细菌)都第2页共6页被冲洗下来。3.疫苗的使用疫苗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瓶口和胶盖封闭是否完好,疫苗是否过期。仔细阅读疫苗的说明书,使用方法、用量严格按瓶签规定要求,用规定的稀释液稀释或溶解,稀释后要尽量在4小时内用完,并按规定的使用途径及用量使用。已稀释的疫苗剩余部分应煮沸或倒入火中烧掉,不可放置长时间后再用,切忌在栏舍内乱扔乱放,特别是活疫苗瓶,因为这样做易引发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另外,在疫苗使用前要对畜禽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并要清点畜禽个体数目,确保每头畜禽都进行免疫。注射器等所要使用的器具要进行严格消毒,以免污染疫苗或造成继发感染。使用疫苗最好在早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高热。疫苗用后要注意观察畜禽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免疫的操作和抗体监测1.免疫操作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