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故乡》说课稿《家乡》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须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家乡》说课稿,欢迎大家共享。《家乡》说课稿1一、教材说明:《安徒生的家乡》是小学语文试验本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第1页共154页的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家乡——漂亮的丹麦城市奥顿斯。这篇课文以奥顿斯的漂亮为主线,详细描写了房屋、小河、树木、以及小河两岸的景色和小河给安徒生带来的幻想,以此来突现奥顿斯这座城市的漂亮。课文把小河两岸的景色描写得非常漂亮。“清幽的小河”,“缓缓地从城市穿过”不仅写出了小河河水的澄澈,更写出了小河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一片安静气氛。“红叶似火的丹枫”、“疏疏落落的白桦”、“长条拂水的垂柳”更让小河两岸,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色调而在小河上浮游的小天鹅,又使小河变得富有生命,这一静一动地描写着实让人眼前出现了一幅漂亮的图画。第2页共154页二、教学对象分析:我班的学生活泼开朗,尤其是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了解课文之外的有关学问,而且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也能将所学所知运用到课堂中来。入学来,他们课堂上的表现从原来的胆小怕回答问题,到现在自信、敢于发言表现自己,课堂氛围有了明显的转机。在小班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在组长的带领下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其中也不乏有个别学生胆小、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小组合作不够默契等现象。三、教学目标:第3页共154页学问与技能: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13个生字和11个词语。留意“缓”、“疏”的字形;理解词语“疏疏落落”、“红叶似火”、“长条拂水”2、能顺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3、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有……有……还有……”的句式绽开想象,把句子说详细。4、积累课文中描写景色的词语和句子,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看图第4页共154页说话。重点、难点: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指导学生用“读课文、找句子、理解词句、品句子”的方法,让学生抓住关键句来感受奥顿斯的漂亮。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顺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积累语句,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看图说话。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到导入课文。第5页共154页2、通过子读课文,学生相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正确。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指导学生用“读课文、找句子、理解词句、品句子”的方法,让学生抓住关键句来感受奥顿斯的漂亮。4、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顺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5、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有……有……还有……”的句式绽开想象,把句子说详细。6、帮助学生积累语句,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看图说话。情感、看法与价值:第6页共154页1、通过全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丹麦城市奥顿斯的漂亮。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安徒生,激发学习阅读的爱好。四、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是我们推动二期课改,实施素养教化的主阵地,课改的基本理念假如是先进的,是有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的,最终只有切实地落实在我们课堂教学的实际行为中,才能达到教化教学稳定的持续的、具有多种推动力的效果。新课程标准这样定义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期课改强调优化学第7页共154页习方式,提倡有效的接受与体验,重视语言的积累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在教学《安徒生的家乡》这一课中,让学生与自我体验,在品句中积累,在体验反思中,升华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觉”,最终达到学问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的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对话,学生的心灵受到撞击,若因势利导奇妙地给学生搭建与自我对话的平台,就会促发他们心灵的火花,在类比联想中,会出现顿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因此,我依据教材内容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策略:第8页共154页1.讲解并描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