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九册主备教师:备课时间:教案内容:教材简析:课文叙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4、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并懂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生字词语。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1、板书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1)“厄运”指什么?(2)是谁遭到了厄运?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3)什么是“信念”,有着什么样的信念?(4)有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结果怎么样?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指导读正确浙江谈迁抄写锁在挣脱遗迹诞生逸闻撰写崎岖坎坷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翔实可信家境贫寒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家徒四壁下落不明化为乌有夜难安寝一袭破衫奋笔疾书名垂青史(2)理解词语: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翔实可信、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名垂青史崎岖、坎坷(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每个自然段大概意思。3、指导分段☆教学调整☆--1--①第一段:(1节)谈迁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经过20多年奋斗,终于编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②第二段:(2、3节)书稿被盗,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经过奋斗,重新编写了《国榷》。③第三段:(4节)告诉我们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就会有希望。四、解决提出的问题。(1)“厄运”指什么?是谁遭到了厄运?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2)什么是“信念”,有着什么样的信念。五、指导生字。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记忆。2、指导难字“诞”。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zhēng()2、抄写词语,多音字组词挣zhèng()3、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生齐读)2、课题中的“厄运”这个词语你理解吗?课文写谁遭遇了厄运?交流板书:谈迁过渡: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语句。二、学习一、二自然段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谁来说说交流语段: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板书:书稿被偷2、教师:对于谈迁来说,书稿被偷不仅是一个天大的厄运,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是为什么呢?板书:致命打击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在关键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写写自己的感受。3、交流:▲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二十多年心血出示句子: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2--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1)自己再读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交流引导体会:★谈迁治学刻苦、认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点、一百多里”对比体会)教师:当你读到“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