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背诵第1自然段。3.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4.能从人物的言行概括出人物的特点,了解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珍惜童年友谊的思想感情。5.尝试并初步学会“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思路:先分组讨论设计本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进行综合、罗列;再让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条目标进行研究学习;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相互评议,最后评出“最佳组合”。教学重点:创设有助于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学,分组标号。1.揭示课题,师向学生简介作者鲁迅及其小说《故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指导学习师:以往上课都是老师讲你们听,这堂课我们改变一下学习方式,让你们讲,老师听,怎么样?(学生茫然,不知师何意)师:也就是说,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好不好?生:好。师:这种学习方式要求我们每个人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合作交流。(边说边板书:主动、探究、合作)(并就此学习方式作简单解释)你们能做到吗?生:能。师:下面,我们分组来学习。(学生分组,自由组合,每小组人数3-8人不限,围成一圈,教师给每组标上组号,一共分为10组,并要求每小组选出记录人和汇报人。)二、设定目标,分工合作。师:下面,同学们仔细读这篇课文及课后问题,然后小组讨论研究,给这篇课文设计好学习目标,也就是你认为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记录人作好记录。各小组汇报人汇报本组意见后,教师帮助综合归纳,罗列成(板书):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课后第4题)3.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4.能回答课后问题(指课后第1题中的问题)。5.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课后第3题)。6.弄明白“我”是怎样认识闰土的。7.了解闰土是怎样的一个人。8.找出课文的中心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9.分清课文的详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10.谈谈自己的读后心得。师:每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目标作为研究课题,小组合作完成。1学生自由选题,教师给每一小目标上标上负责研究的小组号。三、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四、汇报成果,交流评议。师:下面由各小组汇报人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注意:汇报人要报清楚自己小组负责研究的内容,要阐述清楚本组就这一内容研究后的意见或结果。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有条理。其他组一定要认真听,并作好笔记。等他汇报完后,小组开展讨论,若有不同意见或补充的可以提出。下面第1小组开始汇报。第1小组:我这一组负责的内容是给课文分段,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把课文分为三段:第1段,1-3自然段,写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第二段,4-6自然段,写闰土来作者家给作者讲捕鸟、拾贝壳、看西瓜、看跳鱼的事;第3段,17自然段,写正月过去,闰土要回家,我哭了,他也哭了,最后闰土还是让他父亲带回家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鲁迅和闰土在祭祀中一起玩,闰土给鲁迅讲了很多有趣的稀奇的事,分开后两人互送东西作纪念。师:其他组讨论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补充的?(生大多没啥反应,可能是第1小组汇报人声音不够响亮,他们没听清楚。)师:大家听清楚刚才第1组的发言了吗?大多数生:没有。师:那请第1小组汇报人重新汇报一次,希望这一次能大声说出自己组的观点,让每个同学都听清楚。(第1小组重新汇报一次,这次声音响多了。)师:现在听清楚了吧?各小组讨论一下,多提宝贵意见。(学生还是提不出意见。)师:可能同学们只注意完成了自己小组所负责的内容,对其他组负责的内容没有思考过,所以一下子提不出意见来,那这样吧,每组都先汇报研究结果,等会儿,我们综合起来点评,怎么样?生:好。师:那下面就由第2组开始汇报吧。第2组:我这组是负责回答课后第1题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