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鸟》教学设计缙云县湖川小学吕佼欣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根鸟》故事情节,明确根鸟人物形象,探寻他的成长轨迹,体悟生命的意义。2.感受曹文轩作品语言的魅力,明确故事中的象征意义,体会学习文中精彩的比喻等描写。3.透过曹文轩的阅读、写作观,领导学生体会阅读的重要性,并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1.温馨提示:来签到,离签退,安全工作要牢记;不追逐,不喧哗,做到文明又有礼;善思考,做笔记,举手发言要积极。2.请学生谈谈关于阅读的意义。3.出示曹文轩关于阅读意义的阐述。二、走近小说1.出示书本:《根鸟》2.交流:读完《根鸟》这本书后,你最想问什么问题?(写在学习单上)3.挑战一:12道选择题【简单了解,便于知道学生对于这本书的熟悉程度】提醒学生,如果你刚刚的提问是类似于黑板上的这些问题,就显得没有多少11.阅读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方式。2.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3读书有助于人类壮大经验和创造经验。4.人因阅读而高贵。5.阅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6.读书能帮助我们看见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7.什么是天堂?天堂是一座图书馆。价值,建议换一个问题。4.探讨:我们应该如何阅读一本好书?(学生自由说,教师总结:两个方面——读什么,怎么读。)PPT出示:1.不动笔墨不读书;2.好书不厌百回读。5.出示资料,简单阅读封面、内容提要。重点关注:现实与梦幻,梦幻与真实【播放小视频,让学生了解这本书与曹文轩以往作品的不同之处,打小学生对于阅读的畏难心理。】三、关注“曲折的情节”1.出示本书的目录,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2.出示教师绘制的“根鸟追梦示意图”,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判断是否正确。3.与学生一起,借助“思维导图”形式,共同完成“根鸟追梦示意图(情节图)”。4.让学生说说: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根鸟追梦的过程?【明确过程的曲折,也就是情节的曲折】5.对每一章节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梳理。【教学生要学会动笔,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每一节的内容,如此可有效帮助记忆与理解。】6.出示:恍惚、迷乱、摇摆、清醒、执著、一往无前,他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齐读,感受根鸟在追梦过程中的复杂心理。)四、关注“典型的人物”1.借助“情节图”了解根鸟寻梦过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父亲、板金、白马。2.通过出示父亲的话语,让学生自由读,品析,感受父亲对根鸟的支持。3.扶放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板金与白马部分,了解他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4.小结根鸟的父亲(支持)板金(指引)白马(信念)根鸟在寻找紫烟的途中,离开了家乡菊坡,经过了世俗的青塔,危险的鬼谷,闲适的米溪,迷乱的莺店。在每一个地方,都会遇到现实和理想的抉择,他也在不断地徘徊犹豫中坚定着理想的信念。因此,我们可以说根鸟是一个()的孩子。2五、关注“精彩的描写”(一)研读梦境1.打开书,翻到p24,轻声地读读24—27页描写梦境的这段话,并且思考:根鸟做了个什么梦?他梦见了些什么?2.交流(峡谷、紫烟)3.长满百合花的峡谷多美啊,那么书中是怎样来描写的呢?(指名读、男女生读、配乐读)4.除了那美丽的峡谷之外,在银杏树下还有一个向他求救的姑娘,她是谁?她的形象是怎样的?大家找找看。(p25,26)为了这个梦,为了拯救梦中的紫烟,根鸟开始了他的追梦之旅。(二)研读《青塔》第一节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第二章青塔的第一节,这是他追梦的第一站。把书翻到35页,结合老师发下的表格泛读34-42页的内容,在让你心动的地方细细品读,并作批注。要求:读读想想,完成表格来到的地方看到的景物遇到了谁嘲笑的人:鼓励的人:2.寻找本节中其他的对比描写平原的风荒漠的风能否看见样子能否听见声音根鸟的感受3.文中其他的对比之处(三)研读精妙的比喻此环节由教师出示句子,学生交流研讨、情感朗读为主:1.根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只鹰了:它像清寒的春风中的最后一团晶莹的雪。(鹰像一团“晶莹的雪”,这个比喻使人眼前一亮。)2.正当他就要扣动扳机时,那只鹰忽然如幽灵一般又出现了,并且如一块银3色的铁皮一般,从空中直削下来。(“削”这个词形象地体现了鹰的速度。)3.父亲的歌声,在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