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草原就是我的家》学情分析: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肢体语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教学目标:一、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二、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动作。三、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的表演实践活动。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会创编协调大方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把握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具准备:钢琴、蒙古族服饰、课件。部分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律动进教室,按座位坐好)二、感受蒙古风情1、师:(师做简单的蒙古动作),刚才我做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动作?生:…师: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人民过着游牧的生活,长期居住在草原。那辽阔的草原上有一派什么样的景象呢?(观赏课件——内蒙古大草原)生:你看到了什么?生:蓝天、白云、蒙古包…师:说得好,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你知道蒙古族吗?谁来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简介蒙古族)生:自由说。2、观赏蒙古族歌曲,了解蒙古风情。师: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他们喜欢骑马射箭,能歌善舞。他们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为主,他们的服饰也很有特色,(课件展示:蒙族服饰)男女都穿宽大长袖的袍子系腰带,长筒靴,平时以红、黄色布缠头,女子盛装时戴漂亮的头饰。生:欣赏课件画面。师:蒙古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喜欢骑马、射箭、摔交更喜欢唱歌跳舞,每到节日他们穿上盛装唱歌跳舞来赞美草原、赞美家乡。《顶碗舞》最具民族特色,下面我们来欣赏(播放课件)3、舞蹈导入,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跳一段蒙古舞蹈。生:拍手伴奏4、师教几个动作和学生一起跳起来(讲解蒙古族几个动作的要领如:硬腕、硬肩、骑马的动作)5、师生一起跳起来三、新授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1、欣赏歌表演,再次感受歌曲。师:听,蒙古族小朋友骑着小红马向我们走来了(完整聆听歌曲)。老师还为它配上了好看的舞蹈,请大家来欣赏!(课件展示: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生:欣赏歌曲,观赏老师的舞蹈。2、熟悉歌词。师:(你听到蒙古小朋友都唱了些什么)读歌词(可用动作提示)3、用身体为歌曲伴奏,再次熟悉歌曲。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还想再听吗?生:想师:不过这次老师是有要求的,请你们用自己的身体为歌曲伴奏,比如:拍手、跺脚、拍肩等都可以,请欣赏!(播放歌曲)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身体来伴奏。4、跟钢琴直接唱歌词,教师伴奏。师:在唱的时候,你认为那一句最难唱呢?(引导学生自己找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生:第三句。(八度音程大跳和附点)师:谁来当小老师,帮他唱好这一句?(指名两名学生上台教唱,老师在一边点拨)5、师生对唱一遍。(教师伴奏)6、直接跟钢琴完整的唱歌词,教师伴奏,穿插歌曲的处理。师:刚才大家唱得不错,请说说我们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呢?是唱得强一些还是弱一些?生:讨论问题后按自己的方法表现歌曲。(教师伴奏,学生唱)7、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创编动作,最后放歌曲完整的表演唱。师:大家已经会唱歌词了,想不想和老师一样给他配上好看的舞蹈动作?生:想。8、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师:除了唱歌、舞蹈你还有别的方法来表现这首歌曲吗?生:乐器。(自选乐器并试着演奏。)最后师生一起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放歌曲录音)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优美的舞蹈、甜美的歌声来表现了大草原的美。如果你们想更加了解蒙古的民族风情。有机会,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内蒙古大草原旅游,亲自感受大草原的美,到蒙古包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