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总第___课时)科目:物理;主备:王景景;备课时间年级:八年级;辅备:;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2.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教学难点】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教学准备】酒精、塑料袋、热水、铁架台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物质从____变成____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和___。由气态变成液态叫。2.沸腾是______汽化现象;蒸发是______的汽化现象。3.认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请你说出水沸腾时的特点?4.观察课本P61图3.3-5,解释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的原因;二、交流展示:活动1: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发生了_______变化?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态变为____态叫做汽化。(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袋中又出现了____态的酒精。此过程酒精由_____态又变为____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进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并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分析与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活动3:阅读书上有关蒸发的内容,了解汽化的另一种形式,并与沸腾作比较,完成下表发发生部位剧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应用蒸发沸腾三、反馈达标:1、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逐渐升高B.不变C.逐渐降低D.忽高忽低2、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B.一直下降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3、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4.影响蒸发的因素有(1)(2)(3)5.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有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基训》1.2.3.4.二、交流展示:《基训》5.6.7.8.9.10.三、拓展应用: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现象,____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2.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四、反馈达标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_____,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3、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4、湿衣服在通风处比无风的地方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一碗水洒在地面上比盛在碗里干得快,这表明______。5.图①所示,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均装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容器A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的水[]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6.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是[]A.杯中的水渗透出来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C.空气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