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金石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历史周周练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民族和国家间的交往丰富了人类文明。回答12~14题。12.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骞的事迹称之为“凿空”。这里对“凿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将佛教文化介绍到中原地区B.开辟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C.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域地区D.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13.据《明史》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彼国新法相参较,开局纂修。”材料主要说明A.实用性的科技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B.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C.西方科技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活力D.西方天文知识得到士大夫的喜爱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主要有①西方国家普遍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②不同制度国家相互借鉴经济举措③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④国家间普遍实行了自由贸易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宪法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回答15~17。15.在政体建设上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献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1791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的宪法D.苏联1936年新宪法16.《中华民国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改民主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B.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C.改总统任期制为皇帝终身制D.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无限扩大总统权限17.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举措是A.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B.毛泽东在七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C.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改革运动D.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边区政权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的变迁。回答18~20题。18.宋代产生了话本艺术和风俗画,这反映出当时文化发展的趋势是A.走向贵族化、沙龙化B.走向宗教化、神秘化C.走向平民化、世俗化D.走向外来化、西方化19.19世纪初期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工厂制的广泛推行B.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影响社会生活C.工业革命推动钟表制造技术进步D.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得到改善20.穿俄式“布拉吉”(俄语连衣裙)、哼唱苏联歌曲《三套车》、观看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成为中国广大年轻人的最爱。这一生活方式流行于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新中国一五建设时期亚太地区的国家关系是世界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21~23题。21.隋唐时期,借鉴中国的政治制度推进本国改革的国家主要有①日本②天竺③波斯④新罗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22.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其中美日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①在军备控制上②在与英国结盟的问题上③在解决中国问题上④在国际联盟领导权上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2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影响不包括A.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B.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遏制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D.发展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二材料题(共52分)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吏上的重要意义。(6分)材料二以下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言论。上帝不存在的思想,从来没有使任何人感到恐惧,天主教是一些狡猾之徒所虚构出来的欺骗之网。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法是正确的理性的命令,它根据是否合乎理性来指明人的行为在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