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高二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学案人教版[来源:学科网ZXXK]主备人:周新芳审核人彭香一、学习目标知识方面: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能力方面: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学习难点:1.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2.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三、学法指导1.认真分析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行为变化,掌握精子的形成过程。2.分析对比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进一步加深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自主学习:思考探讨1:对比课本16页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分析二者染色体的差别以及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如何变为配子中的染色体的,是不是经过有丝分裂?还记得有丝分裂的特点吗?思考探讨2: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有细胞周期吗?请分析。思考探讨3:精原细胞是由体细胞经过什么分裂产生的?思考探讨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总结四分体与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AN之间的数量关系。思考探讨5: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称谓是什么?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思考探讨6: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此时DAN含量什么变化?染色单体数目何时为零?补充拓展1:分离定律就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自由组合定律也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补充拓展2:如何判断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并且每条染色体始终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2)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补充拓展3: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这一做法的逻辑前提是:(1)同种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染色体数目相同)。(2)同种生物的精母细胞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相同。(3)不同细胞的增殖时相对独立的,可能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分裂时期。初试身手(A)1.下列关于精子的形成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形成的B.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1教师寄语:良好的习惯会使你受益终生。还记得小时候当你用刚玩完玩具的小脏手去拿食物时父母让你先去洗手的劝告吗?当你在课堂上开小差或者做作业想偷懒时也不要忘了老师的劝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C.有性生殖器官中的原始生殖细胞是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D.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两次(B)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成为同源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和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组成同源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出现B.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A)4.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A.植物叶片B.洋葱根尖C.蝗虫的精巢D.菠菜叶片(B)5.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分离→复制→分裂C.联会→复制→分离→分裂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B)6.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及减半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和末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后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联会和中期(B)7.假如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不考虑互换,它的一个精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