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康复锻炼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指导](1)首先应向家属与病人交代清楚,康复不等于病后吃好、穿好、休息好的代名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的残存功能,康复工作贯穿始终。(2)进行康复训练,特别是行走训练时,病人不可过于自信,在无人陪护或看护的情况下不要自行起立或移动身体,以免发生跌倒等意外。(3)有语言障碍的病人,为提高病人训练积极性,减少干扰,便于病人集中注意力,训练过程中禁止外人参观,强化训练时应遵循康复医生的要求,督促为主,当病人语言训练达到要求后仍有训练欲望时,可按其要求扩展训练内容。(4)当病人训练出现情绪烦躁、不肯训练时可能为下述几种原因,应及时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1.缺少信心和害羞心理。应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说明练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循序渐进性,对病人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2.来自家庭或社会的压力。可找有关人员谈话,争取他们支持,言明康复训练的积极意义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努力取得家人的信任与合作。(5)康复训练应定期进行评估,以了解病人康复进展情况,及时修改训练计划,告诉病人不要因某些重复检查而烦躁,应尽力配合。根据病人情况,可每周或每月甚至半年安排一次评估。[床上训练指导]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大多数意识障碍瘫痪卧床,在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应重视肢体功能康复。为了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关节痉挛、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应指导病人与家属作好以下工作:(1)良肢位的摆放:1.平卧位时:肩关节屈45°,外展60°,无内外旋;肘关节伸展位;腕关节背伸位,手心向上;手指及各关节稍屈曲,可受握软毛巾等,注意保持拇指的对指中间位;髋关节伸直,防止内外旋;关节屈曲20-30°(约一拳高),垫以软毛巾或软枕;踝关节于中间位,摆放时顺手托起足跟,防足下垂,不掖被或床尾双足部堆放物品压下双足,足底垫软枕。2.健侧卧位时:健手屈曲外展,健肢屈曲,背部垫软枕,患手置于胸前并垫软枕,手心向下肘关节、腕关节伸直位;患肢置于软枕上,伸直或关节屈曲20-30°。3.患侧卧位时:背部垫软枕,60-80°倾斜为佳,不可过度侧卧,以免引起窒息;患手可置屈曲90°位于枕边,健手可置于胸前或身上;健肢屈曲,患肢呈迈步或屈曲状,双下肢间垫软枕,以免压迫患肢,影响血循环。(2)被动运动:病人病情平稳后,除注意良肢摆放,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都应早期开展被动运动。1.肩关节屈、伸、外展、内旋、外旋等,以病人耐受性为度,昏迷病人最大可达功能位,不能用力过度,幅度由小到大,共2-3分钟,防脱臼。2.肘关节屈伸、内旋、外旋等,用力适宜,频率不可过快,共2-3分钟。3.腕关节背屈、背伸、环绕等。各方位活动3-4次,不可过分用力,以免骨折。4.手指各关节的屈伸活动、拇指外展、环绕及其余4指的对指,每次活动时间5分钟左右。5.髋关节外展位、内收位、内外旋位,以病人忍耐为度,昏迷病人外展15-30°,内收、内旋、外旋均为5°左右,不可用力过猛,速度适当,共2-3分钟,各方位活动2-3次为宜。6.膝关节外展位、内旋、外旋等,以病人忍耐为度,共2-3分钟。7.踝关节跖屈、跖伸、环绕位等,共3分钟,不可用力过大,防止扭伤。8.趾关节各趾的屈、伸及环绕活动,共4-5分钟。被动运动每日可进行2-3次,并按摩足心、手心、合谷穴、曲池穴等,帮助病人按摩全身肌肉,防止肌肉萎缩。(3)主动运动:当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展床上主动训练,以利肢体功能恢复。1.BOBARTH握手:助病人将患手五指分开,健手拇指压在患侧拇指下面,余下4指对应交叉,并尽量向前伸展肘关节,以坚持健手带动患手上举,在30°、60°、90°、120°时,可视病人病情要求病人5-15分钟左右,要求病人手不要晃动,不要憋气或过度用力。2.桥式运动:嘱病人平卧,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足抵于床边,助手压住病人双膝关节,尽量使臀部抬离床面,并保持不摇晃,两膝关节尽量靠拢。做此动作时,抬高高度以病人最大能力为限,嘱病人保持平静呼吸,时间从5秒开始,渐至1-2分钟,每日2-3次,每次5下,这对腰背肌、臂肌、股四头肌均有锻炼意义有助于防止甩髋、拖步等不良步态。3.床上移行:教会病人健手为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