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能简单说说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哪几件事,并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通过理解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写作背景1.导入: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不幸病逝,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他的侄女周晔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师:题中“我”指谁?(生答,周晔)鲁迅是她的伯父,她为何还称他为先生?(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3.师:受人尊敬的鲁迅先生走了,周晔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这怎能不万分悲痛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名读,体会周晔的感受。4.师: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周晔可能会想起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晔的回忆。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文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你能试着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吗?2.师:大家发现本课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吗?(隔行分段,一些长文用隔行分成几部分,使文章条理更清楚。)3.用最简单凝练的语言给四件事加小标题。(1)学生自由加小标题,并交流。(2)教师小结: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板书)4.过渡:这四件事情说明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一说。(他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三、感悟品质1.读第二、四、五部分,思考: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找出相关的句子,结合相关资料思考原因,在文中做批注。2.学习“谈《水浒传》”这件事。(1)课件出示:伯父摸着胡子……我还保存着。(2)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鲁迅的风趣幽默)(3)你听懂了“我”的伯父的话了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4)送给“我”两本书,又说明了什么?(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小结:伯父委婉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我”两本书,让“我”感受到伯父关心晚辈,善于启发、教育晚辈。3.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1)学生自由读第四部分。(2)课件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上的内容。(3)结合资料,理解鲁迅的身份;对照插图,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自由交流)4.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1)指名读,思考:阿三回忆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交流明确: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5.学习“笑谈‘碰壁’”这件事。(1)引导学生理解“把鼻子碰扁了”“几次”“四周黑洞洞的”等重难点词句。(2)引导体会鲁迅不怕挫折,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四、总结升华1.学完了课文,说说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总结提升: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最真实的写照。【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首先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后,以鲁迅先生的追悼会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周晔的悲痛心情,再带领学生走进周晔的回忆中。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行文特点,并给文章中叙述的几件事加小标题,让学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更加清晰。最后通过交流探讨,让学生对人物品质有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