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总第___课时)科目:物理;主备:王景景;备课时间年级:八年级;辅备:;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及其应用;(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情感【教学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难点】碘的升华实验和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理解。【教学过程】实验激趣,引入新课把樟脑丸碾成粉末后放入烧瓶中,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放入烧瓶内的松枝上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学生观察后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引入课题。一、自主学习学生分组实验,用热水对固态的碘加热,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有液体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将紫色的碘蒸气用冷水降温,观察碘蒸气的变化,取出冷水中的试管,擦掉试管外的水分,观察试管中是否有碘液体出现。学生阅读教材本节中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________叫做升华,升华是____(填“吸”或“放”)热过程。2.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要_____热。3._________叫做凝固,凝固是____热过程;________叫做液化,液化是____热过程;_________叫做凝华,凝华是____热过程。二、交流展示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的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对学生的举例,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同时教育学生要留心身边的物理现象(雪、霜、冰雹的形成,冰冻衣服也会干,积雪未熔化,但一天比一天少,樟脑丸逐渐变小、消失、有气味等)填写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_______;夏日炎炎,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就不见了_______;冬天大雪纷飞______。三、反馈训练1.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钨处于下面哪种状态()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霜的形成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冰的形成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B.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C.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D.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4.(2010黑龙江模拟)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早春的江面上皑皑白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形成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5.在烧杯中加入液态氮,常温下急剧沸腾(液态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96℃),这时将会看到在烧杯壁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凝固成冰B.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水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冰晶D.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凝华成冰晶6.下列措施同保护水资源无关的是()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C.用含碘食盐代替普通食盐D.加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四、拓展应用写出图中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固体液体气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