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辰北小学张芳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具准备:教具:课件、投影仪、图片等。学具:学具棒、记录单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游戏“猜猜看”。(让学生看大屏幕报出气球的号码,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他所说的气球的颜色。)这个游戏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小朋友们学完了这节课,也能和老师一样能猜出气球的颜色了。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总是喜欢玩,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与新鲜感来创设情境,通过猜气球的颜色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愿望。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①活动一:课件出示,把下面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学生动手操作,得出:6÷2=3(盘)摆了3盘,正好摆完。师:你能结合这个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②活动二:课件出示,把下面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学生动手操作,得出:7÷2=3(盘)……1(个)摆了3盘,还剩1个。师:这次摆的和刚才摆的有什么不一样?像这样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咱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剩余的这1个叫做余数。板书:有余数的除法2.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①按要求操作并记录课件出示小朋友摆正方形。师:这些小朋友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你们想一想,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如果有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哪?怎样列示?师:那如果9根、10根、11根、12根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接下来,咱们就分别摆一摆,并运用算式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在记录单上。②组织交流8根8÷4=2(个)9根9÷4=2(个)……1(根)10根10÷4=2(个)……2(根)11根11÷4=2(个)……3(根)12根12÷4=3(个)师:咱们不摆小棒,你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吗?师:仔细观察,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讨论交流,发现余数小于除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思考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既能较顺利的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感受到数学在我们身边。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完成教科书P60、61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科书P64页的第1题。四、回顾总结,畅谈感受回到游戏“猜猜看”。这时候学生有种跃跃欲试的心理,通过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来想一想,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说出气球的颜色的,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试试呢?这时师生共同来探讨这一方法,从而掀起课堂上的一个小高潮。在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找到方法后,让学生来猜一猜。五、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把6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能摆几盘?6÷2=3(盘)摆了3盘,正好摆完。把7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能摆几盘?7÷2=3(盘)……1(个)摆了3盘,还剩1个。余数小于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