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教材分析: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课文先写了埃及金字塔的悠久历史和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然后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介绍了金字塔工程宏伟、精细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古代埃及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赞美。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体会工程宏伟,精细的特点及按参观顺序和空间顺序写的方法3、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重难点:1、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宏伟、精细的特点以及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2、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1、激趣引入,审题质疑。(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同学们,请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参观一下世界建筑奇迹金字塔。(板书课题:32★埃及金字塔)师: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生质疑)板书:(1)金字塔有什么特点?(2)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时标出容易读错的词语,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2)你认为在读课文时,哪些词语容易读错?请你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提示引路,自主探究。(1)出示自探提示: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指名读提示。(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二、解疑合探:(20分钟)(一)感悟金字塔的特点1、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注意及时评价、补充。(板书:宏伟精细)2、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说一说。(学生找出相应的段落后,师随机出示)汽车驶出开罗往西去,迎面而来的是茫茫无际的黄沙。远远望去,三座金字塔矗立在一片沙海之中,塔的周围依稀可辨的人和骆驼,像是一些移动的黑点。走近一看,名为“胡夫”1的金字塔最高最大,它是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第四王朝胡夫王的陵墓。沿着塔基底部走一圈近1000米。塔高原为146.59米,经过千百年风吹日晒雨淋,现在高为137米。据估算,整座金字塔共用了230多万块石料、最重的约16吨。(1)学生自告奋勇读,说说宏伟的特点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A:塔与人和骆驼比较B: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周长、高、用料)(2)找学生说一说,作者在介绍金字塔的特点时,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具体的句子体会。板书:远看矗立(作比较)近看宏伟(列数字)过渡:我们从文中了解了金字塔的宏伟高大,那么,金字塔精细的特点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呢?学生找出后,师出示:当我们顺着几乎需要爬行的通道,进到塔的核心部分——埋葬国王的墓室时,看到四壁的石头加工非常精细,石头之间的缝隙很小很小,即使想插进一根针也很困难。(1)指名朗读句子,及时评价。(2)你从带点部分体会到了什么?(加工精细)(3)作者在这部分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近看:精细(举例子)(二)了解金字塔的建造方法1、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提问学生读相关段落说一说,注意及时补充、评价。(师随机出示)在四五千年以前,既没有汽车,又没有起重机、推土机,能把这么重、这么多的石头开采出来,运到这里,再垒起来,这是一项多么巨大的工程啊!(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体会修建金字塔工程的浩繁和艰巨,从而感受到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3)请同学们带着对埃及人民的赞美之情再读课文。(三)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1、课文在向我们介绍金字塔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提问、补充、归纳:参观先后顺序)出示练习(指名填空):课文正是按照先写(好奇而又神往)接着写(黄沙茫茫无际),然后远观突出一个“”字,近看写了金字塔石壁加工,最后引用让我们体会到埃及人民和。在介绍金字塔时,作者又采用了顺序描写。三、质疑再探:(4分钟)1、课文学到这儿,课始提出的问题你都明白了吗?2、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预设:(1)课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