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3.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4.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5.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3.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学过程:一、学前指导1.板书课题。2.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①赤壁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②交战的双方是哪些人。导语:那么,赤壁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2.讨论交流:(1)《赤壁之战》这篇课文读起来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本文是古典文学原著的节选,文言词较多,朗读起来比现代白话文要困难些。(2)朗读时要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有什么方法?(学生交流)——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断句要正确。爱心用心专心1——对朗读困难的句子要多练习几遍。——在读人物的话语时,还要注意人物的语气、声调。三、合作探究1.利用工具书,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生字、新词。(1)结合生字表学习生字,并注意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意思。(2)可让学生比较下面各组字,并分别组词。幔()倘()拈()漫()淌()沾()雌()刀()堕()雄()刃()随()(3)理解词语:巡哨、天助我也、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2.对朗读困难的句子做到正确断句。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注意反问句的语调)是时/东风大作。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南船/且/休近寨。韩当/急为(wèi)/脱去湿衣。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3.练习朗读课文。四、精讲释疑1.指名朗读每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在每段旁边做简明的批注。2.同桌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第1自然段:实施计策,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喜接黄盖降书。第2自然段: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第3自然段:曹操叫苦连声,黄盖追寻曹操,中箭落水。第4自然段:曹操登岸逃走。第5自然段:数军合围,曹军伤亡惨重;赤壁鏖兵,周瑜大获全胜。五、巩固达标:1.抄写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3.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学前指导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当年爱心用心专心2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英雄人物是怎样斗智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