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成绩辉煌的人很多,荣誉满堆的人也很多,但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如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私地为电力事业奉献的人,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她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北京电视台、中心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她的事迹,多家网站也都予以转载。她,就是__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__。——题记初次见到__,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年龄不大,很平凡、很普通的一位女同志,就象许许多多供电人一样,很轻易沉没在匆匆忙忙的人流里。但是,走近她,会发现她以自己的方式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彰显出一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新时期供电人光彩照人的一面。在__供电公司,一提起魏善庄供电所“__”这个名字,公司干部员工仿佛是如数家珍,他们会告诉你关于这她的很多故事……勤奋好学积极进取追求一种完美__好学,是大家公认的。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是她一贯的追求。20XX年8月,刚刚走上供电所工作岗位的__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新鲜。她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与刻苦钻研,在不长的时间里,很快就把握了一系列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成为所里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20XX年年初,公司组织农网配电营业工初级鉴定,她的理论考试成绩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一项,平时从来没有接触过,仅仅是短短几天时间的集中培训。考试那天,最后一道考题是:“电动机磁力启动接线”,虽然这道题对于老农电工来说是太简单了,但对于初次接触这一专业的她来说,有相当的难度。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从容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完全正确。负责监考的考官感叹:__是这几天考试实操考试中,第1页共5页唯一一位能把“电动机磁力启动接线”完全接对的女同志。一年来大大小小的考试有十几次,每次她的成绩都很好。同事们原以为是她的记忆力比较好,后来才了解到,在好成绩背后,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由于孩子小,天天都是等孩子入睡后,才开始复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休息,早上六点又要起床,七点多送孩子到幼儿园,然后赶到单位上班。农网配电营业工技术比赛,__再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到比赛通知距比赛仅不到一周的时间,供电所领导考虑农网配电营业工技术比赛主要是干线路工作的男同志参加,女同志平时根本接触不到,就告诉所里的女同志“重在参与,到时候比划比划就得了”。没想到性格倔强的__,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预备好登杆的安全工具,换上工作服,找一位老师傅做监督指导,开始练习上杆,第一天只能上4~5米。第二天基本上能完成上下杆的全部过程,练到第四天,她就可以把横担安装到位。比赛当天,比赛现场刮起了大风,所有参赛者的目光都聚焦到__的身上,她顶着风沙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规定项目。当时一位评委感动地说:这是四天的比赛女同志中唯一一个能上到杆顶的女同志,并提议让在场的负责人给__打满分。从第一次练习到比赛结束,仅仅四个午休时间,她以顽强的毅力,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她的不平凡。比赛结束后,她和所里的同事这样说:“我们比赛不代表个人,要为所里的荣誉而赛”。临危救难不留姓名彰显共产党员本色提起刘艳丽救助退休教师张朴琛老人这件事,就没有人不伸大拇指,都夸她是个好党员。原来,今年9月10日,年近70岁的退休教师张朴琛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忽然发现钱包不见了。虽然向售票员解释再三,还是被迫下了车,又急又气的老人一时间心脏病发作瘫倒在地。就在这时,下班经过的刘艳丽停车询问,从车里拿水帮助老人服药,并将老人扶到自己的车里休息。当得知老人的遭遇,她说:“大爷,我是新司机,没单独开车进过城,我给您叫辆出租吧。”说罢便拦了一辆出租车,给了司机100元钱,并一再嘱咐开得慢点,照顾好老人。开车前,虚弱的张老师请司机帮他记下了__的车牌号。事后,__对第2页共5页此事守口如瓶,只言未提。直到公司收到一封退休教师的来信以及一张汇款单,寄信人希望公司能帮助他找到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姑娘并予以表扬。根据信中提供的线索,公司很快找到车主——魏善庄供电所党员刘艳丽。她的事迹,受到群众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