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禅石”邴光力不久前,和国内资深赏石专家李念先生偶聚,交谈中,李先生忽然问我:“你对禅石有没有研究?你觉得什么是禅石?”。说句实话,李念先生这样问我,是把我拔高了许多档次,看着和他一样高的水平,来聊关于赏石的话题。其实,我对于赏石只能谈点毛皮,有很多高手、行家都相当低调,既然李先生问到这个问题,我只好根据自己的认识,说了一些看法!身边有很多玩石头的朋友,也包括一些特别喜欢禅石的朋友,到底什么是“禅石”?最初,我们总是把那些具有和尚头形的石头,就是“僧形石”都认为是“禅石”!后来,有些朋友把那些特别光滑、特别圆润也说成是“禅石”,再后来,有些朋友说一块石头上有一条弧线或者有一个小圆窝。也说是禅味十足!现在,我们有时会把一块很小的石头,只是上面有一道道莫名的沟痕。当作极品美石。按理说,这些玩石人,时间越长,鉴赏水平越高,怎么会把“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石头,反而当作宝贝呢?这种看似不合情理的事,却恰巧符合认知规律,你的认知之路,也就是你的心迹之路,你越是把那些“简单”的石头,在你心中看得越神圣,说明了你的心境越高,高到了“人石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禅”的境界。这时候,你眼中的这方美石就是“禅石”!何为禅?佛祖在灵山会上登座,一言不发,拈一朵莲花示向僧众,僧众无人能解,唯大迦叶尊者微微一笑,佛祖说:“我有正法眼藏,温馨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会属摩诃迦叶。”禅是心心相印的产物,尽在会心一笑之中,即“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是梵语那的省称,意为坐禅时,静思息虑,住心一境,冥想妙理。如果把“坐禅”与石连起来,似乎与“僧形石”还有些瓜葛,倘若把“静思息虑,住心一境”与石连在一起,那就有些令人费解了。“禅”与禅宗的关系最为密切,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注重禅法、禅理,通过顿悟,而达到一种超越人世的有无、是非、得失的自由境界,即禅宗所说的“佛”的境界。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又名心宗。禅宗认为“心”可包万物、生万境,“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心”是世间万物、万象之本源。李念先生有一枚小石,长不到5厘米,宽不到3厘米,成椭圆形,很简约、很光滑,虽素面无华,但凝神细看,便会发现素面下那螺旋形的环纹,还有清晰的玉质感。每每上手,总会百看不厌,总会想起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中“石尤近于禅”的说法,便有了玩石悟禅的感觉。显然,禅石的涵义应包含有禅宗的精神和思想内容,特别是禅宗的“心源”和“顿悟”,而赏石最讲究的就是人的“心性”和“悟性”,若按严羽“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的思想逻辑,石道是非妙悟不可的。没有“能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的“心量”和“妙悟”又怎能理解“禅石”的本义呢?1一块石头,你看到了内敛而不是颓废,看到了高雅而不是轻狂,看到了敦厚而不是浅薄,看到了喜悦而不是浮躁,这就是好禅石。你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在欣赏你,这是缘份、是交流,是会意的笑,你也就达到了“石即我,我即石”,乃至“石我两空”的禅意境界。附:邮政编码:441000地址:襄阳市第四十二中学邴光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