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妇代会主任事迹材料各位领导、姐妹们:大家好,我叫*,今年51岁,现任冯家镇吕格庄村妇代会主任。今天,能够作为典型在这里发言,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是86年开始担任村妇代会主任的,同时还兼任计生主任、调解主任、扶贫小组组长等职务。在担任妇代会主任的这二十年里,我带领村里的妇女学技术,搞经济,促文明,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赢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由于工作出色,各级领导也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先后荣获*市“双学双比能手”、*市“基层妇女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并连续两届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下面我就把这些年来的一些工作经历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姐妹们汇报一下:我汇报的第一点是:想妇女所想,做妇女姐妹的娘家人我刚上任的那几年,正赶上国家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好年头,许多妇女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走出了一条富裕路。可俺村的妇女却仍然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庄稼地里的那点收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我决心改变这种情况,带领村里的妇女靠双手发家致富,摆脱贫穷。可是干点什么好呢。正在我苦于没有门路的时候,1989年,市妇联在全市妇女中开展了“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号召妇女积极参与“庭院经济开发”活动,利用庭院栽葡萄、养鸡,增加经济收入。我觉得这是带领妇女致富的一个好机会,于是就挨门逐户地进行宣传,可是当时在农村有一个迷信说法,就是:谁家院子里栽葡萄,晚辈就会生葡萄胎,因此妇女们都不愿意栽,我怎么做动员工作也不行。我实在没有办法可想,又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于是就找到乡妇联刘主任,向她说明了我的情况,刘主任听后,笑着对我说:“老王啊,妇女不想干关键是她们没认识到这是个致富的好机会,这样吧,我给你出个主意,汪疃村的葡萄种植搞得挺不错的,你带着你们村的妇女去参观一下,她们认识到位了,自然就愿意干了。”第二天我就带着二十几个妇女到了汪疃村,参观了几户葡萄种植大户,妇女们都很受触动,有的妇女更是激动地说:“俺这才知道妇女有这能耐,干事创业第1页共6页也不比男人差。”这二十几个妇女回村后就在院子里栽起了葡萄,并当起了义务宣传员,逢人就宣传在汪疃村的所见所闻。就这样,村里的妇女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养鸡,有的栽葡萄,五、六个有条件妇女还搞起了规模种植、养殖,第三年收入就达到了千元,日子越来越红火。正当妇女们满心欢喜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文化素质偏低,科学技术有限,妇女们在种植、养殖过程中遇到病虫害了,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1996年刚入秋,正是苹果挂红的季节,可是果农姜钦花的苹果树却得了病,满园的苹果一个接一个的往下掉,打了两遍药也不见好,她愁得干掉眼泪,却没有办法。我听说这件事以后,就到镇里找到林果站的张站长,恳请他到姜钦花的果园子看看。到了果园子后,张站长凭经验断定果树得了轮纹病,要用专门配制的农药才行。我按照张站长的指导,帮姜钦花配制好了农药,又连夜帮她喷上。对症下药后苹果不落了,她别提多高兴了,逢人就说:“俺家的苹果多亏了王主任,要不是她帮忙,早就掉光了,哪里还能卖钱。她什么事都为咱们着想,真是咱妇女的娘家人啊。”这件事情启发了我,我想村里的妇女搞养殖种植的不少,肯定也遇到过不少问题,不如把她们组织起来,找个技术员授课。我找到村支部书记,跟他说了我的想法,村两委觉得我这个提议很好,就跟镇果林站取得了联系,请镇上的技术员对妇女进行培训。由于讲的都是些实用技术,妇女们都爱听。这两年有了远程教育网络,就更方便了,只要有适合妇女看的内容,我就组织她们收看。有了技术做后盾,俺村妇女的热情就更高了,现在基本上是家家搞种植,户户搞养殖,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们对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早在1995年,俺村就成立了全市第一批巾帼文明队,学习了扇子舞、健身舞等一些简单的舞蹈,可这几年来,由于巾帼文明队的活动内容一直停留在原基础上,没有什么变化,妇女们都有点提不起劲头了。正在这时,市妇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于2005年8月举办了一期腰鼓培训班,镇上派我和另外一个村的妇代会主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