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和孩子交朋友摘要:和幼儿朝夕相处,每天都要不停地说话,而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走出误区真正地象对待朋友那样对待孩子们,和他们交流,虚心征求和倾听他们的意见,赏识他们的优点和进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有了这种平等融洽的关系,才能与他们真正沟通,才会被他们所接纳。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和他们一起玩乐、一起成长。一、走出你是老师不是孩子的误区和孩子交朋友二:走出老师是不可侵犯的误区和孩子交朋友三:走出误区,采用不同的策略和孩子交朋友关键词:走出误区孩子交朋友策略正文:和幼儿朝夕相处,每天都要不停地说话,而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走出误区真正地象对待朋友那样对待孩子们,和他们交流,虚心征求和倾听他们的意见,赏识他们的优点和进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有了这种平等融洽的关系,才能与他们真正沟通,才会被他们所接纳。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和他们一起玩乐、一起成长。一、走出你是老师不是孩子的误区和孩子交朋友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心中有了孩子,有了对孩子无私的爱,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最纯真的笑容,聆听到他们最稚嫩的心声。当你在孩子们的世界中生活,和孩子一起成长时发现是一种幸福的过程。“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幼儿园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儿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块儿做游戏,谁也不觉得您是老师,您便成了真正的老师”,陶先生的这番话给了我启迪。虽然,我们经常在和孩子们一起玩,但我们在很多时候仍然是用教师这个身份在指导着孩子,很难真正地做到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也未曾把自己真正地变成一个小孩子。在我长期的教育之中努力地实现这一点,努力地尝试让自己真正地成为一个小孩子。我认为:把孩子们当作我的朋友,则是我与他们沟通的基础,也是他们是否愿意与我沟通的关键。因为我懂得:只有我把孩子们当作“小朋友”,孩子们才会把我当成“大朋友”。通过尝试发现他们也会拿出小“秘密”和我一起分享。时间长了,他们中有的小朋友就会走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你。”有的则会突然跑到我身边,在我身上挠痒痒,又嬉笑着跑开;有时也会悄悄走到我身后,蒙住我的眼睛,让我猜猜他是谁……。虽然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一样,但是那时候,我的心总是被一股甜蜜的暖流包围着。二:走出老师是不可侵犯的误区和孩子交朋友曾经的我认为老师是一个孩子不敢“冒犯”的人,是个有强大“威信”的人,一次孩子无意的骚扰让我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做法和想法,不再认为老师是那个孩子不敢“冒犯”的人,而是孩子的玩伴,朋友。那是一次午间操后,我与孩子来到了图书角看书,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舒服极了,孩子们各自找了本喜欢的书看了起来,坐在我身边的晗晗突然拉拉我的手问:“老师,你怕痒吗?”“当然,我最怕痒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刚说完,就觉一只凉凉的小手已伸进了我的脖子里。我“啊”地惊叫起来,但随即发觉脖子里又多了几只手。我大叫,双手拼命推他们,可更多的人凑上来,将我围得密不透风,挣扎中,发现他们脸上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兴奋。我还在叫,可他们却是挠得更加起劲,隐约还听见有孩子在喊:“过来,大家过来呀……”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气喘吁吁地求饶:“我投降了,不行,我投降……”大家一见我这副狼狈相,嘻嘻哈哈笑着很快退开了,我理着头发衣服,鼓起了腮帮,摆出了气呼呼的模样,偷眼望他们,居然还有好几个人在向我扮鬼脸。可是,我知道自己,其实一点也不生气。突然间,感觉心中有一股暖流充溢着,又慢慢弥漫开来。多么可爱天真的孩子啊,他们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深深地被孩子感染了,被孩子那天真无暇的情感给打动了,从此我和孩子打成了一片,我庆幸自己找到了正确方向,自此以后我总能把孩子放在首位。神秘地和他们讲悄悄话,把他们看成是有丰富情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独立人格的小天使。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