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文章。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人与人要宽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关心他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目标:1、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2、联系生活经历,有感而发。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在写作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教学难点:联系拓展阅读资源,联系实际生活,写出自己对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讲故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2、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妈妈和孩子都很孝顺——妈妈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课题----(板书:将心比心)2、自由读文,出示要求:(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3)这两件事情给作者一个共同的感受,是什么?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温暖)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生:这位阿姨很善良,温暖了我的心。)(师:哪些字词能让你感到阿姨的善良?)(品词:沉重、一直)推着沉重的大门:为什么?一直:如果不一直拉着会有什么后果?(2)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在学生的畅谈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3)朗读:读出暖暖的感觉。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说的话。”学生自由谈体会。(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1)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2)感悟“平静”中的母亲当时心里怎么想?2、“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1)“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2)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3)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1)感悟第二次的“平静”(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我终于明白了:“”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1、过渡:这一撇一捺的“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朗读品情)(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