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研课三稿认识平行四边形王佳蓉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数学第八册P43-45。教学目标: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直尺、三角尺、量角器、剪刀、教师准备平行四边形图、活动长方形、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旧知引入。1、出示活动长方形教具,老师手里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教师移动成平行四边形,仔细看,现在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揭题:今天我们就要来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2、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其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出示书上图(电动移门、楼梯扶栏、篱笆),你能从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学生上台指)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折叠衣架、手工编的篮子、升降梯子、折叠挂钩)二、做中猜想、验证特点。1、同学们都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闭上眼睛在小脑袋里想一想平形四边形是什么样子的?好,脑子里有平行四边形样子了吗?如果老师让你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你准备怎么做?利用你学具盒里的材料来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吧。2、教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辅导。3、哪个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其他小组等他们说完后可以进行补充。(1)方法一:用小棒摆。(2)方法二:在钉子板上面围一个平行四边形。(3)方法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4)用直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4、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请你们观察一下自己面前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可以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5、学生猜想:对边可能平行;对边可能相等;对角可能相等……6、那我们能够自己想办法来证明这些猜想吗?学生分组验证猜想。7、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自己小组的验证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学生介绍可以用对折或用直尺量的方法来验证。(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把两条对边分别延伸,不相交或用平移三角尺的方法验证。(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用量角器量一量或将一个角剪下来与它的对角比一比的方法来验证。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先观察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再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并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研课三稿8、看来同学们已经和平行四边形交上了朋友,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屏幕(课件):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用手势表示,后说说理由。三、画画量量、认识高、底。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间的距离吗?应该怎样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2cm)教师指导明确“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是从平行线上不同的点出发的,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有无数条。)教师黑板演示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学生面对电脑演示齐读一遍。3、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学生继续尝试。(25mm)完成后,让学生指一指:两次画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条底。指出:高和底是一一对应的。4、书P44完成“试一试”:(1)先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底边;(2)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厘米。5、书P45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标上名称。四、剪剪拼拼、建立联系。1、拼拼乐。(1)同学们真棒,不仅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而且还会作平行四边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