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面印有紫荆花的香港区旗,其中的花语是:中国政府希望中国能与香港就像紫荆花一样和睦、骨肉情深,不被任何困难分离。这是什么?别了,“不列颠尼亚”别了,“不列颠尼亚”作者:周婷杨兴回忆新闻的特点和分类,本文属于新闻吗?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凝重()掩映()瞩目()易帜()停泊()接载()告终()赠言()zènɡzhōnɡzàibónínɡyìnɡzhǔzhì一、请给红色字体注音:(1)凝重:(2)掩映:(3)瞩目:(4)易帜:庄重。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变换旗帜,文章指降英国国旗,升中国国旗。二、记一记:别了,不列颠尼亚能力训练: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找出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第一部分(1)----导语部分。总写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英国结束统治。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97香港回归时,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请用2分钟时间快速找出这四个场景。提示:三次降旗+船离开第二部分(2—11)----新闻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交还香港的四个场景。(第11段为结语。)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2——4段)第二场景:晚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5——7段)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第三场景:7月1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8——9段)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10段)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别了”在这是“永别”之意,“不列颠尼亚”号象征着英国的殖民统治,整个标题以委婉的语气暗讽英国统治的结束,表明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洗刷。这是一语双关。问题探究: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了一些历史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如:第4、7、11自然段。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厚重感。而且港督府从无到有,从有到扩,从扩到无,这一幕幕都会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历史的陈迹”这几个字可以表达出一种自豪的爱国情感。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语言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庄重而含蓄,其深刻含义是:_____________(可以从语句对比的手法,包含的思想感情等分析)品味语言: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这句话表面上说港督府的建筑成为历史,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末任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33、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到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4、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突出香港被殖民统治的时间之长,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一天,作者却将心中丰富的情感通过精确地记下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达,以对比的手法表明内心的激动,语言含蓄庄重。“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港督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实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种对比点明了题意。看似平实的语言,却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