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培养速读短新闻、筛选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3、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新知预习] 文学常识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1、when:何时 2、 where:何地 3、who:何人 4、 what:何事 5、 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5、背景资料: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 1997 年新华社社级好稿。预习检测旗帜(qí zhì) 掩映(yǎn yìng) 瞩目(zhǔ mù) 展拓(zhǎn tuò)冉冉升起(rǎn rǎn ) 凝重(níng )个性化质疑 课堂探究 1)在对这些仪式的叙述中,作者还插入了哪些内容的介绍?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在写广场告别仪式时,插入“156 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