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探索一、当前企业统计体系包含的问题(一)统计制度体系不完善。企业统计制度是各项统计工作的核心指南,当前较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健全的统计制度,导致基础环节薄弱,无法有效、全方位进行统计管理,统计功能无法全面发挥。(二)统计体系彼此分割、相互独立。当前,纵观我国各企业开展统计工作不难看出,各个统计环节存在互相独立、欠缺有效合作的问题。例如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统计相互割裂,无法全面发挥统计管理整体作用与功能,影响了企业统计工作实效性以及质量水平。(三)指标系统不完善。当前,企业统计管理制编系统欠缺一定的完整性,没有全面包含市场经济管理制度之下企业需要的指标以及信息。例如,严重欠缺外部资料,各项企业内部知识经济、新兴技术、资源调配、无形资产、持续经营发展、网络经济以及综合管理评价等专项信息与指标数据不完整。(四)企业调查统计系统单一。伴随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各行业企业管理形式、经营发展方式均产生了剧烈变化,为应对越发激烈的行业竞争,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处理、加工、数据搜集、准确高效传递,应提升上述环节的时间精度以及准确性。而当前我国各行业企业采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多为统计报表,较少应用不同的统计调查模式,一旦发生新问题、出现新状况,无法快速调查、精准反映、及时分析,对企业非常规管理决策需要的信息、数据较难精准快速的提供,因此无法符合企业多层级、多目标与决策,体现管理时效性的需要,对企业统计管理地位以及形象的树立将形成负面影响。(五)欠缺科学的统计决策支持与管理体系。当前企业统计在支持决策制定、参与内部管理上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有领导人的不尽责,也有统计员工自身因素。企业统计管理要想提升核心地位,应积极参与决策管理。因此企业应设计规划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统计决策支持与管理系统,真正完成统计参与决策管理的最终目标。第1页共4页二、创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一)创建现代企业统计制度体系。现代企业统计制度应涵盖统计组织、工作行为、内部综合系统、专业系统、统计管理发展等各个层面规定,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企业统计管理的顺畅有序进行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排除国家具体要求的法规制度之外,企业应依照自身体制、经营发展特征,围绕统计环节、信息的形成、加工、传递、储存与应用等环节有关的工作准则、内容、操作标准、应用方式、质量监控管理等问题形成对应性的统计制度。(二)打造统计调查体系。由组织设置层面来说,可在统计信息中心一下设置调查组织,进行分工合作,一组负责统计报表,另一组负责信息调查,例如,对非常规内容、外部信息的获取、搜集、整理、储存与加工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进而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工作流程来说,应依照搜集信息种类进行组织安排。例如调查企业统计报表与日常服务工作,通过分析原始信息、台账、报表得出结论。另外,还可针对外部信息进行调查,例如分析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客户满意度、有关行业信息等,参考出版杂志信息获取重要数据资料。由方式方法层面来说,不应单纯的采用逐级统计上报的单一形式,应依照各个调查对象、具体调查,选择抽样分析、重点核查、典型调查等丰富的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调查过程中在传统登记的基础上,应结合应用采访、问卷、网络调查、计算机辅助软件调查等模式体现代表性与覆盖性。(三)优化统计指标体系。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重视描述分析、评价管理、未来预测以及监督管理等应用功能,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各项活动的总体过程。首先,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出企业各项生产要素的资源应用、占有状况。另外,指标体系应反映出企业经营生产获得的各项成果以及反应的实现的价值。再者,应创建综合评价系统、收益分配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统计系统以及统计市场需求、反应竞争力、供应水平以及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四)完善统计决策支持与管理体系。现代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统计决策支持体系,应用现代技术方式、经济原理、管理第2页共4页分析方式,基于信息技术平台,基于企业内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