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工作计划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工作计划各乡镇人民政府,xx扶贫实验区、现代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管委,xx职业学校,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x月xx—xx日,我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接受市级复评。市级评估发现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与评估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为确保均衡创建工作顺利通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全面落实市级复评整改任务,经县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市级复评反馈问题(一)创建宣传氛围不浓。一是乡镇宣传氛围不够。复评组先后深入双河、全军、桃岭、铁冲等乡镇,发现永久性宣传标语(标牌)设立较少,位置不够醒目,或是用条幅、横幅等临时性标语代替等,没有很好地起到创建宣传的效果。二是学校宣传氛围不浓。创建展板、宣传栏等还没有全部到位,没能有效通过培训、家长会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使师生、社会广泛知晓。(二)前三年教育投入没有达到法定要求。没有按要求落实"一个比例"、"三个增长",20XX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较上年增长-2.09%,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2.76%;20XX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较上年增长-6.61%,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33.79%,均没有达到法定增长要求。(三)校际间差异系数部分指标过高。表现在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单项差异系数(越小越均衡)为0.7319,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单项差异系数为0.7222,远高于初中0.55的临界水平;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单项差异系数为0.7574,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单项差异系数为0.9308,生均图书册数单项差异系数为0.7862,远高于小学0.65的临界水平。第1页共5页(四)小学、初中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不理想。表现在:一是分别是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达标率为84.93%,生均运动场地面积达标率为82.19%,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达标率为94.87%,均未达到95%.二是部分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仅3平方米,与标准的5平方米相差40%,势必导致大班额现象和功能室不足;部分学校生均运动场地面积不到标准的一半。(五)小学教师缺编,音、体、美等小学科教师配备不足。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制约了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六)资料建设不够完善。一是层次不高,文件制度等基本停留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政府层面政策措施等不多。二是表物不相符,如实验器材、计算机等设备没有到位,却有登记。三是对资料目录理解不准确,如"两个为主"落实情况一般为城市学校存在,而农村学校则不需要准备此项资料。(七)学校常规管理不够精细。一是部分学校没有门卫室和配套的安保器材,没有相关安保与值班制度。检查组进入学校没有要求按规定登记。二是三牌(校名牌、留守儿童之家、督学公示牌)没有完全按要求挂在大门口。三是功能室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食堂和寝室管理不够规范。二、整改任务及责任单位各乡镇(园区)、县直相关部门要按照《xx县乡镇政府XX县区直部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职责》(金政办秘〔xx〕176号)和与县政府签订的《xx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责任状》要求,针对以上反馈问题,对照职责,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全力做好均衡创建的各项补缺补差工作,为迎接6月中下旬省级评估验收做好充分准备。(一)县创建成员单位的整改任务1.县教育局。对市级复评意见进行积极整改,召开迎接省级评估验收调度会和资料员培训业务会;对学校创建工作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分片包保责任制,开展过程性督导,督促学校尽快整改;审核学校迎检资料等。完成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和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督查学校各功能室的建设、管理、使用;加强对学校课程开设的督查;实行均衡编班,第2页共5页控制班额,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及时掌握各校均衡创建进展情况;收集整理学校创建工作问题清单,限期整改。落实音体美等小学科教师的培训与持证上岗,确保开齐开足课程。2.县财政局。依法落实"一个比例"、"三个增长",并与教育部门做好对接;各项教育专项资金按规定及时拨付和使用;提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