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委员会主任原创事迹材料20XX,今年38岁,20XX县20XX乡20XX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十年前还穷得叮当响,是靠辛勤打拼走上了致富路,并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县政协委员、乡人大代表。他组建的20XX村茶叶协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一些乡亲在他的带领下,也富了起来。人们都称他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领头雁。不认穷命,非要闯出一条致富路20XX家里老老少少五口人,过去一家人从年头忙到年尾,也只能吃个饱饭。一九九二年高中毕业后,随着打工的潮流,20XX也卷入其中。跨出广州火车站门口时,面对的是车流和高楼,不知何处才是自己的避风港。几经周折,最后在XX市XX县区找到一个小厂,总算有了暂时的安身之处。但是,每天那十五六个小时的上班时间,真叫人不可思议。每当星期天工休时,他经常到厂附近的甘橘园里去散步,有时和果园的工人聊天,听他们介绍果树的一些基本情况,特别是到秋收的季节,看见那大车小车黄金金的果子拉出去,老板腰包胀鼓鼓的,那一刻,在他的心中就埋下了脱离打工回家种果树的念头。但是,由于当时家庭经济的困难,只好忍气吞声,埋头苦干,多积累一点资金,为以后回家有所帮助。经过了六七年的打工生涯,一九九九年秋季,带着打工的积蓄返回了家乡,搞起了山区综合开发,搞起了经济作物种植,开展多种经营,从而开始了人生中的一次转折点和起步点。虽在外打工多,眼界是宽了,点子是有了,可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怎么办。20XX是认准了就不会回头的人,他为自己制定了发展规划。首先从学知识、学技术入手,他找来相关技术的书籍自学,到其它种植户那里去取经,到外地参观学习,在边学边干的过程中,他从一个不懂农技的人成为能应用农技致富的人。按照自己制定的发展规划,20XX决心种植金秋梨,他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又一狠心把自家的房屋做抵押贷款,筹措了起动资金,亲自到外地做了市场调查,买回了金秋梨树苗,仅第1页共3页在一个冬天的时间,全家人齐上阵,按照科学的种植方法,平地、拉梯带、挖水沟,将一棵棵宝贵的苗栽了下去。2001年,也是种果树的第二年,由于果树还小,没有结果,考虑必须要在果园里面套种一些经济作物,以短养长,增加前期收入,最后决定种植西瓜。当时,从来没有种过西瓜,对西瓜的栽培、管理没有技术,只好四处打听收集材料,当时去过连城、公统,向种过西瓜的农户取经,回来再结合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就这样打破了20XX种不好西瓜的传统观念。当年,他个人就收获了2.6万斤西瓜,每斤售价0.30元,收入7000多元。2003年,果树已全部挂果,收获9000多公斤梨果,每斤售价0.50元,收入9000多元。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20XX打心眼积极拥护,他在保护好自家山林的同时,还把家里荒山荒坡等改造为茶叶基地。他说,这既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又使我享受了优惠政策,又为我提供一条新的致富道路。到20XX年,20XX发展有茶园基地36亩,果园基地40亩,茶果收入3万元多元;20XX与县茶叶局签订合同,正在着手建设12亩的茶苗培育基地,培育茶苗180万株,以缩短茶苗运输路程,提高成活率,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双带”能力。不光顾自己,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几年来的辛苦,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20XX却没有知足止步,他说,我家富了那算什么,如果村里都富了那我们的日子才叫好过。20XX年,20XX一如既往义务为村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手把手地教技术,向前来咨询的村民介绍经验,还无偿提供资金、技术、树苗等给贫困户。在他的带动下,20XX村的农户家家有果树,户户有茶叶,已形成一个优质果品、茶叶基地,茶果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不满足现状,富而思进求发展乡党委、政府提出“生态立乡、科教兴乡、特色富乡”,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龙头,以服务“三农”,实现农民增收为重点,着力开发茶叶、果品等优势产业,在全乡营造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创建20XX绿茶中心的发展思路。20XX乘势组织村里的茶、果农户组建成立了20XX村茶叶协会和20XX村果品协会,办起了茶叶协会加工厂,组织会员走“协会、会员的第2页共3页生产、加工、销售一条路”的经营方式,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信息,为广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