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第二篇: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第三篇:奥尔夫音乐教案第四篇:奥尔夫音乐教案跳起来第五篇: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奥尔夫音乐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小蜗牛》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小蜗牛》的内容,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小蜗牛。2、感受儿歌中的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并能辨别圆滑音和断奏音,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1、木琴、铃鼓、木鱼等敲击乐器与幼儿人数相等。2、小蜗牛图片、树、滑滑梯图片各一张。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小星星》做简单韵律活动。二、通过小蜗牛,初步感知儿歌内容。1、玩手指游戏:“小朋友上节课老师教你们一个小蜗牛的手指游戏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小手拍一拍,一手握成拳变成小石头,一手伸出两指变成小剪刀,剪刀在上面,拳头头在下面,变成蜗牛爬呀爬。”2、出示树的图片,师说:今天小蜗牛想爬到树上去看看。3、教师演示,小蜗牛从树下爬到树上。师说:一、二、三、四,小蜗牛,爬上树。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4、教师演示,小蜗牛从树上溜到树下。师说:四、三、二、一。小蜗牛,溜滑梯。5、老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小蜗牛,3—5遍巩固儿歌。三、出示木琴,感知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快慢、圆滑音和停顿1、老师敲琴(上行音和下行音),学小蜗牛爬一爬,师说:小蜗牛以为这个木琴是棵树,所以要爬到树上去玩一玩,我们来做小蜗牛一起玩玩吧。2、老师敲琴(快和慢)小朋友用小手当蜗牛爬。3、老师敲琴(圆滑音和停顿),请小朋友当小蜗牛慢慢的爬上去,再滚下来。四、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小蜗牛。1、“蜗牛爬在木琴上,他觉得太矮了,他想爬到一颗高高的树上,”请小朋友来做树,一个小朋友来当蜗牛。2、游戏:《小蜗牛》我们用身体来当蜗牛五、集体玩游戏《溜滑梯》(a大调圆舞曲)小蜗牛溜滑梯遇到了一个石头,怎么办?可以跳过去,(波尔卡舞曲)让幼儿肢体感受圆滑音和断奏音。六、节奏练习。1、听音乐《小星星》,教师示范拍手。2、幼儿和老师一起根据《小星星》节奏,进行拍手。3、发放乐器,幼儿进行敲击,练习节奏。节奏如此:······○(大圆处拍手)4、幼儿边念儿歌,边打击乐器。第二篇: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吹泡泡》活动目标:1、通过节奏活动,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对音乐的开始与结束的反应能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3、对幼儿进行气息的训练及力度的控制和想象力的练习。4、能够完整地歌唱歌曲并且大胆地表现歌曲的情感。活动准备:节奏卡片吹泡泡的玩具铃鼓铃圈单响筒圆舞板活动过程:一、节奏练习1、师生问好。2、节奏游戏。二、复习巩固对16分音符的认识。1、师:这是谁呀,你们认识吗?幼:十六分音符。师:对,我们就是一个苹果分四瓣,一人吃一口的,所以走路的速度是快还是慢?为什么?所以唱歌的声音是长还是短?2、将16分音符放在节奏图中,先分行拍,再连贯着拍。师:现在我在节奏图里又加上了十六分音符,难度加大了,你能边念边拍出节奏来吗?3、教师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节奏练习比赛。师:好,那这一次我们来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拍的最最好!(师生一起先分行拍,再连贯着拍。)4、尝试用节奏说一段话。师:其实这个节奏就是上次我们学过了一首童谣,你们听——的大,的哥的哥大,三个臭皮匠在写文章;的大,的哥的哥大,凑成一个诸葛亮啊!(教师用教棒指图谱)5、幼儿尝试,分小组一起来玩游戏。师:自己商量一下,谁打节奏?谁念儿歌?6、请部分幼儿和家长一起表演。三、游戏《吹泡泡》。1、教师开始吹泡泡引起幼儿的注意。要求请每一位小朋友盯住一个泡泡去看,泡泡的颜色、在阳光下的颜色、形状,引出歌词。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师:老师在吹泡泡的时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盯住一个泡泡看看一看泡泡在阳光下的颜色是什么?形状是什么样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