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示范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分析摘要:典型示范教育是一种能够有效实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鲜活的、身边的榜样引领学生思想潮流与价值取向的教育手段,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的创新,是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拓展,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关键词:典型示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20-01-13当前,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方式与方法,破解传统的说教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我们不难发现,典型示范是一种较为贴近受教育者生活、易于引起受教育者产生心灵共鸣的教育手段。同样,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创造性地开展典型示范引领教育活动。一、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典型示范引领的必要性分析1.典型示范教育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柄利器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的文化与良莠不齐的信息如浪潮般袭来,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导致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弱化甚至被抵消,这种现象引发了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热议,甚至出现了“5+2=0”的悲观论调,即周一至周五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成果,在周六和周日两天就在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被完全抵消了。这说明,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与方法已经不足以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挑战,唯有通过工作理念、工作手段的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方能提升我们的工作实效。而典型示范教育则显然符合这样的要求。典型示范教育通过在学生中挖掘、选拔各类“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根明星”,并通过某种途径使之在广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影响力,进而实现对广大学生的带动效应。可以看出,典型示范教育脱掉了说教式教育“高大上”的外衣,而是用挖掘、选拔、宣传、表彰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为影响学生。同时,产生于学生群体中的“草根明星”的事迹显然也比空洞的说教方式更具吸引力。2.典型示范教育是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对症之药“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才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1]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来看,“90后”学生多数在独生子女家庭长大,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爱较多,部分家庭给予子女的甚至是溺爱;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看,“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迅速改变、网络技术以及手机新媒体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与价值取向。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自我意识比较浓厚,更注重自我感受,对价值理念明显表现出以自我感受为出发点的区别性接受态势;部分学生则表现出较强的自由主义、个体主义倾向;对自身的社会属性认知较弱,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缺乏科学认知。基于当代大学生的这些思想特点,可以说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存在天然的“免疫力”。但当代大学生也同样表现出了对真实度高、与自身联系较为密切的人和事物易于接受、易于感知的特点。因此,抓住当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用典型示范教育替代传统的说教,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去影响他们显然是一种对症下药之举。二、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应坚持的几点原则在大学生中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我们要始终以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为指引,要牢牢把握当前的时代特征与教育规律,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长需求,力争实现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功效的最大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