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植树造林意见为切实做好20XX年植树造林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林业建设,充分发挥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20XX年植树造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届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宜城林业生态市建设规划为重点,着力构建林业生态、林业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加快我市现代林业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二、目标任务㈠资源培育1、完成成片植树造林任务2万亩(其中低产改造林1万亩)。2、完成林业育苗2000亩,其中油茶育苗100亩(含国有林场、林场各50亩)。3、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00万株,四旁植树300万株。4、完成绿色通道建设271公里。5、完成中幼林抚育5万亩。6、建设绿色家园示范村4个,建成园林苗木花卉基地200亩。㈡资源保护1、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完善森林防火预案,健全森林防火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制,杜绝重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过火面积控制在1‰以下。2、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14‰以内,无公害防治率、监测覆盖率、种苗产地检疫率分别提高到76%、85%和80%以上,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病虫灾害。三、工作重点㈠全面推进绿色通道建设。深入抓好我市境内的绿色通道建设,在已建成绿色通道基础上,重点做好新建、改扩建道路、省道、县乡道、“村村通”道路的绿色林带和林网建设,基本第1页共4页消灭光秃路,宜绿化地段全部实行绿化。㈡加快村庄绿化步伐。要大力营造环村林带,房前屋后空闲地和沟边、塘边要见缝插绿,加大四旁植树的力度。村庄绿化工程坚持统一规划、整体联动、群众参与、讲求实效的原则,把植树造林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现有绿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绿化水平,村庄绿化率必须达到75%以上。在建设标准上,区分层次,体现差别;在绿化模式上,坚持因村制宜,采取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点、线、面相互衔接,形成农村绿化新局面。㈢扎实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发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认识。各级各部门都要创办绿化点,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等单位不仅要做好本单位和庭院的绿化、美化,还要积极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自觉履行植树义务,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林业、妇联、工会、共青团、教育等部门要组织开展好“三八林”、“共青林”、“纪念林”等活动,大力推进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转变。㈣加强低质低效林改造引导。20XX年,我市低产林改造计划为1万亩,向上争取资金200万元。要在坚持“改低培优、适地适树、循序渐进、规范管理”的原则下,对生长缓慢和承包多年只投入不见效益的低产林进行改造,改造采取渐进式的更新方法,采伐一片、栽植一片,确保改造一片,更新一片。要鼓励农户大力栽植杨树、杉木、国外松、油茶等速生丰产用材林和乡土树种。要妥善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农户利益之间关系,切实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农收入。各镇(办、区、场)要尊重林农意愿,由农户自愿提出改造申请,报经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不能片面追求当前利益,造成乱砍滥伐。如发现未按程序审批进行改造砍伐树木的,一经发现,从严处理。㈤搞好林木种苗繁育。今冬明春全市林木育苗任务为2000亩(含油茶育苗100亩),容器育苗任务50万袋,各地要在抓好培育当地优良乡土树种的同时,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科技的园林、花卉、果树苗木新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提高造林第2页共4页良种普及率。要进一步加强种苗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种苗生产能力,加大苗木执法监督和种苗的检验力度,坚决实行种苗生产“三证一签”制度,禁止劣质苗和病虫苗上市,为全面完成20XX年植树造林任务打好基础。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市、镇(办、区)两级病虫害测报网络,加强林木过境检疫和苗木出圃检疫,严格监控林木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对初春可能发生的马尾松毛虫虫害,各镇(办、区、场)要及早做好防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