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工作经验特色总结2010-2011年度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集中展示: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工作经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强化技能培养重视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学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开展校企合作,广泛开展校内“百项技能大赛”,内外兼修,以“四求”为抓手,有力地促进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增强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一、人才培养“求创新”,大力实施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商结合,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职业院校,学院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各专业按照企业、行业特点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和实施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破解“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难题。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了“以电子信息产品制程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主要工作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能力要求---学习领域课程”的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了“能力进阶、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以项目为导向,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岗位职业能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了“两个不间断、三个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打破传统的学期限定,采用小班制工学交替,适应企业生产不间断的要求,实施不间断的“认识性实习——轮岗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同时采取“学生+学员+企业员工”的“零距离”管理模式。影视动画专业实施了“项目带动、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第1页共3页模式改革,通过制作原创系列动画片,将课堂理论与操作实践有效结合。二、校企合作“求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开展校企合作学院在寻求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注重与与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省内10强的知名大企业合作,通过大企业的品牌优势,带动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学院已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的数量和合作质量都飞跃发展。如与全国最大的it产品经销商和服务供货商——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神州数码网络技术学院”;与世界500强排名前十位的全球性跨国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合作,由ge公司捐赠价值1422万元人民币的软硬件设备、学院投入300多万元人民币,共建了具有国内一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与系统的“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验实训室”;与摩托罗拉工程学院福建授权培训中心合作,依托摩托罗拉品牌吸引了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内的20多家企业与学院深入开展了校企合作,等等。校企之间紧密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学生技能培养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如学院利用合作企业,通过“企业捐赠”、“企业引入”、“设备共享”、“技术共建”等渠道进一步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仅2009年,学院就获得企业捐赠资金、设备和软件达2600多万元。学院吸引行业、企业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推动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并打造出了一支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突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三、技能大赛“求广度”,校内广泛开展“百项技能大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发16号文和教高16号文精神,从2008年开始,学院推出了全院性技能比武的“百项技能大赛”,从87个项目到114个项目,从专业教师到每位学生,形成了“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机制。全院学生的90%以上参与其第2页共3页中。近三年来,学生已有660人次在全国、全省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奖。如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院代表队2个项目一等奖,2个项目二等奖,1个项目三等奖,以及2个项目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茅。许多学生还未毕业,已经被企业预订一空。通过组织开展“百项技能大赛”的大练兵、大比武技能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起了技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