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征迁经验材料郑州华南城建设项目作为XX省重点工程,xx市1号工程,是助推龙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引领群众快速致富的重要引擎。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建设,按照省市对华南城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东张寨村于20XX年11月30日启动了整体征迁工作。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完成全村5个村民组,562户,585个宅基地的征迁任务,涉及群众1908人,拆迁面积58万多平方米,在保证大局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下,顺利圆满完成征迁任务。整个拆迁过程没有发生一起强行拆迁事件,没有引发一起治安、刑事案件,没有造成一例安全事故,没有出现一户群众上访。实现了依法拆迁、阳光拆迁、亲情拆迁、和谐拆迁。主要经验做法如下:一、做好宣传动员,争取群众支持。按照征迁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提前召开征迁动员大会,严格遵循征迁宣传工作“三个落实到位”,全面动员征迁工作。一是落实到位“党员打头阵,干部冲在前”的工作作风。以党员干部为突破口,积极动员全村48名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带头拆迁,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其他拆迁户。二是落实到位“宣传媒介铺天盖地的”宣传势头。悬挂横幅200余条,张贴标语500余张,发放宣传单600余份,出动宣传车100余次,通过广泛宣传,在群众中树立“拆旧房助龙湖崛起,迁新居走小康之路”的思想,促进拆迁群众从“要我拆”到“我要拆”转变。三是落实到位“拆迁政策到户到人”宣传原则。拆迁工作启动前,将拆迁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以及房屋拆迁的政策、时限、工作流程、补偿安置的方法和标准、提前搬迁的奖励措施、监督电话等内容,分别以《致广大搬迁户的一封信》和《拆迁告知书》形式,分发到户,使所有拆迁户解除顾虑。通过走访入户的方式,与拆迁户面对面、一对一交流,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听取被拆迁群众的想法,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打破了过去的那种“人难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谈、地难征”的被动局面,使被征迁群众主动参与到征地拆迁工作中来。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第1页共4页强化队伍配置。成立以xx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以郑州新郑教育园区常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征迁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国土、财政、供电、规管、林业等部门的精干力量,结合龙湖镇相关部门同志,组成6个工作组,专门负责拆迁安置的协调工作。二是明确责任目标,严格工作纪律。按照项目整体要求,将全村562户拆迁任务分解到每个征迁组,确保每组都有明确任务,每人都有指标在身,每天都有进度跟进。在工作纪律方面,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要求,“5加2”、“白加黑”、“雨加晴”,吃住在工地,一天三点名,倒排工期,倒查究责,随时监督,定期考核,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阶段目标任务。三、实施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征迁。一是严格公开制度。征迁补偿安置全程实行“三公开”、“两监督”,即:征迁政策公开、征迁补偿安置标准公开、征迁范围公开和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接受群众监督。全程实行“阳光操作”,从源头上避免了“关系户”、“人情户”,最终实现了征迁安置过程中的“两个过关”,即:“过了人情关”、“过了暗箱操作关”。二是制定合理补偿标准。先后出台了《xx市龙湖镇东张寨村征迁补偿安置方案》、《龙湖镇东张寨新型社区东张寨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等政策,按照“合法建筑不吃亏,违法建筑不占利”的原则,对合法建筑足额赔偿,对违法建筑保本补助,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三是严格执行补偿政策。在房屋丈量、附属物普查、补偿款核算及发放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中,按照《征迁补偿安置方案》,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用到底,该补的一定要补,不该补的坚决不补,有效地保证了征迁群众利益,切实维护了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四、真情亲情服务,依法和谐征迁。一是转变思维模式。各工作组在拆迁过程中,充分理解和尊重被征迁群众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换位思考,遵法守规,亲情拆迁,确保群众自愿,不搞一户强拆;在拆迁过程中,认真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以真心换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拖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解决,取得群众对征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创新工作方式。针对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