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之旅感悟5篇]延安之旅感想延安之旅感悟5篇【篇一】9月14日至15日,我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市信访局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培训活动,感悟延安精神、砥砺党性修养。在两天时间里,我们在延安宝塔山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入党初心;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等地,瞻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央机关办公、居住地以及七大会议旧址,重温党的革命历史,实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牢记革命使命;在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参观了村史馆、知青淤地坝、知青旧居,切身感受xxx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他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在梁家河老乡整洁的村舍前、枣树下,进行了现场教学,听着老师生动讲解《近平的知青生活与他的群众观》,望着青山逶迤,感受xxx总书记7年知青经历,梁家河,这座小山村,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起点,是读懂了中国梦,读懂了民心,也读懂人生、读懂中国的起点。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与当地百姓“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当了整整七年农民,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将青春燃烧在了革命圣地广袤的黄土地上。习总书记先后8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10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周折方入团入党。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渴求知识,崇学尚读,留下了许多好读书善读书的佳话轶事,如煤油灯下熏面看书,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他的博学多识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在梁家河的几年里,他一直苦干实干,当上村支书后,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实干苦干创新干,让全村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勃勃生机,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能从容淡定,奋发作为。因为他是黄土地的儿子,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从15岁刚来到黄土地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那么一种忘我精神,那么一种昂扬斗志,那么一种科学精神。通过这次党性教育,深深觉得理想信念犹如定海神针,只有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青年xxx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外化成行。xxx总书记深情回忆:“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今后工作中,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与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开展驻长维稳劝返工作。【篇二】xx年10月,制作二党支部组织党员踏上了延安革命老区,怀着崇高的心情参观了南泥湾、枣园、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市委党校教授给我们上了党课,制作二党支部书记李时峰同志就这次学习进行了部署和讲话,希望我们每个党员要不忘初心,坚持党的原则,沿着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不断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13年,排除万难创造了辉煌奇迹,领导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座座简陋的窑洞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曾居住过毛主席、张问天、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们为了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延安运筹帷幄,决策千里,领导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和解放战争;他们为了保持党的纯洁和先进性,在这里开展了整风运动;他们为了粉碎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