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部书记如何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村干部是村庄治理的主体。所以,要治理好村庄,一定要选好一个村班子。村班子包括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乡镇党委要认真考察,党员要多作比较,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乡镇政府要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民主,引导村民用好自己的选举权,以德才兼备的标准,把那些有能力、有魄力、依法办事、廉洁奉公的村民选到村委会班子里。同时,乡镇党委要注重从政治理论和实践能力2个层面人手,全面加强对村干部素质能力的培训,使村干部熟悉党的农村政策,了解相关的法律常识,掌握履职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市场经济知识,从而做好村庄治理的带头人。制度建设加强村级制度建设,使村干部行使权力有章可循,村庄治理在健全的制度下运行,是治理好村庄的关键。同时,制度建设可把村庄治理中一些好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因村干部的人事更替而流失。当前,村级需要建立的制度很多,但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村两委工作制度,明确划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权责范围。二是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如:村干部学习、考核、奖惩、待遇制度。三是健全村级财务制度。强化村集体资金使用的监督,制止不合理开支、乱开支、开具虚假发票报销等违规现象。四是制定村规民约。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法律要求的村规民约,让村民与村干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各项制度细节要明确、操作性要强,对违反制度的,要严处理,确保制度行之有效。干群和谐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村庄得以实现良好治理的基础。当前,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村民的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有利于化解农村干群矛盾。村干部要利用这一契机,理顺本村的干群关系,为村庄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第1页共4页搞好干群关系,一是村干部要及时处理好涉及干群关系的事情。农村社会中的一些矛盾是村民与村干部、村委会之间的矛盾,村干部要及时化解,使干群关系和谐。二是村干部要做村民的好朋友、贴心人,多为村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从而不断培养和积累干群情谊。三是村干部要多与村民沟通,具备条件的村也可以引入民主恳谈会,使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展开平等、自由、坦诚的讨论,形成一定共识后,再通过一定程序作出决定。四是村干部要以身作则,平等待人。村干部及其亲戚朋友大部分生活在本村,在牵涉利益分配时,如何处理亲戚朋友与普通村民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村干部一定要做到公私分明,均衡、公平地分配利益,这样,村民就会心服口服,干群关系也会和谐。民主理财当前,村民对村班子有意见,大多数集中在村集体经济方面。一些村班子内部出现问题,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根本原因也在于村级财务管理不善。那些集体经济管理有序、利益分配合理的村庄,村庄治理往往良好。因此,管理好村集体经济是村庄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好村级财务,就要做到民主理财。首先,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用制度来消除个别村干部随意表态、乱开支的混乱局面。其次,要做到民主监督。常用的方法有2种:一是财务公开,使村集体经济真正成为民生财政,惠民、富民。二是成立村民主理财小组。选举有一定的思想觉悟、财务知识,能主持正义、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参与重大开支项目的预、决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并收集村民对财务管理的意见。“一事一议”“一事一议”是一种民主的议事制度,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实行民主议事、集体决策。“一事一议”有利于增强村民集体意识,充分发挥村民的聪明才智,真正体现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一事一议”范围很宽,凡是牵涉到多数村民利益的事情都可以议,如:农田基本建设,修建村级道路和桥梁,植树造第2页共4页林等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劳各用丁等。村务公开村庄治理不仅是村干部的事情,村民也是村庄治理的主体。村庄治理要获得村民的拥护与支持,就必须让村民积极参与。村务公开无疑是让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一种好办法。推行村务公开的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如。在村民居住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