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欣赏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3.体会作者对黄鹤楼的多角度描写。二、预习案1、相关知识:(1)黄鹤楼:黄鹤楼与蓬莱阁、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在湖北武昌长江南岸,相传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223年。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后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5年6月落成。(2)诗词中的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千古绝唱,感情真挚,自然流畅,景色绚丽,风流天下,传之久远。2、正音:隅()祎()遂()憩()茏苁()()闼()窥()邑()3、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的停顿。三、探究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西南隅()②尝驾黄鹤返憩于此()()()③遂以名楼()()④耸构巍峨()⑤高标巃嵸()⑥上倚河汉()()⑦重檐翼馆()()⑧四闼霞敞()()⑨亦荆吴形胜之最也()()()2、解释下列文言虚词:①返憩于此()②遂以名楼()③观其耸构巍峨()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②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③亦荆吴形胜之最也4、翻译全文。5、请同学们精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本文依次介绍了黄鹤楼的哪些内容?(2)本文引用《图经》的话有什么作用?(3)找出描写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特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课堂检测(一)基础检测1、交代黄鹤楼命名由来的句子是:2、强调黄鹤楼名称的由来根据充足,用了“,”一组对偶;为了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又用了“,”一组对偶句。3、文中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所用修辞相同的一句是“”。4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后四句可有可无,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D.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二)拓展训练学习本文多角度的描写方法,介绍一处建筑物的特点。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积累有关黄鹤楼的诗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