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江西镇中心小学农势龙教学目标1.学生在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中,理解集合图的意义。2.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逐步发现并形成反映集合思想的直观图。教学难点: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探索、感受和发现直观图并能初步理解集合的数学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信封课前准备师:一二三四生:坐好姿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猜一猜:星期六,有2个爸爸和2个儿子,一起去游乐场玩,他们一共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入场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有一个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板书:重复)2.观察与比较小棒拼三角形(1)摆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2)师提出问题: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预设1:需要6根,3+3=6(根)师:还有其他摆法么?预设2:需要5根,3+3—1=5(根)预设3:(如果学生没有想到5根)师:如果这样摆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白板演示重复过程)2生:5根。师:根据老师的摆法怎么样列式呢?生:3+3—1=5(根)师:追问为什么要减1?生:因为有1根小棒重复了。师:对,因为三角形中有1根小棒是公共边,重复使用了,既是左边三角形的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边。(板书:既……又……)师: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二、创设实践情景,引领学生探究新知。(一)认识集合圈师:你们学校每年都有校运会吗?生:有师:红星小学也即将举行校运会,他们学校的体育组通知要求,三年级各班选拔6人参加跑步,4人参加跳绳。师:红星小学,三(1)班有6人参加跑步,4人参加跳绳,一共有几个人参加了比赛?生:10人师:怎么列式呢?生:6+4=10(人)(师板书到白板)师:我们来看看三(1)班的参赛名单。(白板出示参赛名单)师:从这份名单,我们知道了三(1)班一共有10人参加了比赛。跑步潘杰邓涛杨丽刘红凌俊李军跳绳余力冯超黄舒徐强跑步潘杰邓涛杨丽刘红凌俊李军跳绳余力冯超黄舒徐强3只参加只参加师:这6个同学只参加跑步,这4个同学只参加了跳绳。(一边讲解,一边用白板演示画圈过程,并标注只参加)(二)探究集合圈重复部分的含义1.现场活动学生报名师:我们了解了三(1)班的参赛情况,那我们班的有谁愿意参加这两个项目呢?师:请参加比赛的同学,把你的名字写到报名牌上。(提醒学生把名字写大)(学生报名,写名字)师:请参加比赛的同学把你们的报名牌贴到黑板上。(板书)跑步(板书)跳绳师:数一数,参加跑步的有几位同学?(6人)师: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4人)师:那么,参加本次比赛的一共有几位同学?怎么列式啊?生:6+4=10(人)。师:我们开始请只参加跑步的同学站到左边的圈里,只参加跳绳的右边这个圈里。(参加报名活动的学生站到相应的位置)师:他们的位置站对了么?生:没有。(有学生指挥站位就让学生指挥)(如果没有学生指挥)师:跑步的不是有6人参加吗?为什么现在只有4个人了?参加跑步的站回左边这个圈。师:不对啊!参加跳绳明明有4人,为什么现在只有2个人了呢?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回右边这个圈。师:这样也不对啊!老师犯难了,这个2个同学该怎么样站位啊!谁能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啊?生:站中间。师:站中间怎么站啊?生:师:请你来指挥一下,他们应该怎么样站。(学生指挥站位)师:参加比赛的同学会站了么?(会了)我们一起把圈抬起来给下面的同学看。(展示摆的圈)师:两个既参加跑步又参加跳绳的该站在哪里呢?生:站在两个圈重叠的中间。师:既参加跑步又参加跳绳的站在中间,老师把这个图画到黑板上来板书:跑步跳绳4只既……又……只师:这个图左边表示只参加跑步,右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中间表示什么?生:两样都参加的。师:对,中间表示既参加跑步又参加跳绳,我们再表述重复部分时一定要用上既……又……才准确哦!(板书:既……又……)师:谁能来完整的说一说这个图各部分表示什么?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跑步,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