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时珍夜宿古寺(主备人:卓成梅)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点:通过精读课文重要段落,分析体会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教学难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根据时间脉络再现情景式复述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时间脉络再现情景式复述课文一、引入在前一课《说勤奋》学习中,我们认识两位可敬的人(生答)。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学生接应背: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16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板书:李时珍。课前预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手中的鲜花是——板书:《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著?在《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文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投示:《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让学生谈谈感受。是的,这要付出多少汗水,这又要耗去李时珍多少心血。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时珍夜宿古寺”就是其中的一个镜头。补充板书:夜宿古寺。我们来读读吧二、朗读课文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注音读准,遇到读不顺的句子想想意思练习读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看看文章读完后这样的问题能否明白,如果还不明白就问同学问老师。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几个药草一定好奇想了解,图片介绍。2、考验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例:宪,庞宪;徽,安徽。(2)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长年累月解暑消热A、上面的四字词语读课文时注意了吗?读一读。B、在课文中将这六个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句子,试着想一想词语的意思。(3)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现场表现用适当的话语去激发、引导。下面的话语供参考:A同学,你刚才自由朗读十分投入,表情生动,所以第一节老师想请你读,你一定能给大家带个好头。A同学读书时,B同学听得多专注。B同学,第2节你来读。对,读书时,身子站正,书本捧好,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第3节C同学来试试。11小节这么难的段落D同学不打结地读了下来,不简单。当然朗读时头脑中有画面,并通过恰当的音高声调将画面再现出来,这是需要技术,更需要勇气。谁来应战。最后一小节我们把机会让给离老师较远的E同学朗读。一定还有同学没读,来,咱们一起来读课文最重要的最后两小节。注意:坐姿,书本,情绪,好,开始。三、初步复述课文1、听同学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下面再请同学读课文,不过这一次提高要求:一,不许出声,也就是默读;二,在默读过程中画出反映时间变化的句子来。默读是有速度的,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学生默读,画句)2、交流,摘要板书:太阳渐渐下山了——夜幕降临了——月亮升起来了——月亮移到了中天3、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在脑中放电影:太阳渐渐下山了,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正在……夜幕降临了,师徒俩……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觉月亮已移到了当空,李时珍……4、怎么样,头脑中有画面吗?是的,一定有的。看着黑板上的时间提示,把脑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清楚说出来。同桌合作练说。5、推荐三名同学分别复述:“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师生评点补充。6、和学生一起总结复述的方法:读课文,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中的画面。(强调复述不是背诵,复述时想的应当是情节画面,说出的是自己的话,不要总是想着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即使说得没有文本语言精练,这有什么要紧呢,复述本来应当用的就是口语,很自然的生活话语。多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