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陶渊明。2、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3、体味田园风光。4、诵读全诗。我所知道的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人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人。著名隐士,不满于官场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耕读。他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时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不可胜数了。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官场官场中的诗人“尘网”“樊笼”误落“羁鸟”“池鱼”比喻官场黑暗厌恶官场【体会诗人情感】1、诗人为什么会厌恶官场?哪些词表现出了官场的特点和官场中的诗人?“旧林”“故渊”2、哪些词句体现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味田园风光】1、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图?近景土地、草屋榆柳、桃李远景村落、炊烟狗吠、鸡鸣恬静幽美、清新和谐所见所闻无尘杂有余闲所感(远近、动静结合)2.非常普通的农村生活场景,为什么在诗人笔下显得如此美?因为诗人摆脱官场生活回到了自然,过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心情愉快,眼前普普通通的事物都在诗人的眼中显得非常美丽。一把官场上混乱相争、险恶的生活与田园生活作对照,就更体现出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和谐,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拓展练习】有的人喜欢陶渊明的人格,有的人喜欢陶渊明的境界,同学们喜欢陶渊明的哪一面呢?请结合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歌,完成以下练习,并说说为什么。1.喜欢他的人品:2.喜欢他的心态:3.喜欢他的境界:4.喜欢他的豁达:作业: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