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新课。作家卡片导入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三、理清脉络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2、分小组讨论。3、全班汇报。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4、分段朗读。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海伦的不幸。请大家回忆一下文章主要涉及到几个人物?(海伦.凯勒安妮.沙利文萨勒)他们都是海伦凯勒的什么?二、细读课文,了解两位老师给予海伦凯勒的帮助。1、请大家读读课文,想想这两位老师分别给予她什么?找到令你印象深的地方读读。2、讨论交流:沙利文老师(1)教识盲文:在这里,流淌在海伦手指间的水,它还是——这水,是沙利文老师的智慧这水,是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深深的爱这水,是海伦鼓起生活的勇气的动力之源这水,还是流进海伦心田,滋润着孤独寂寞心灵的甘霖啊充满希望(2)倾注爱心:学会知识(3)结果:点燃了希望,鼓起了勇气,增强了信心。萨勒老师(1)凭触觉教海伦说话(2)成果:和正常人一样过渡:海伦凯勒的成功离不开两位老师在她身上倾注的爱,她之所以成功你认为关键靠谁,谁的作用更大?三、研读课文,体会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的精神。1、自由读文,画出体现她不屈不挠精神的语句。2、交流:(1)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2)“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3、小结:不怕困难、不拍失败,不向命运低头,朝着心中的理想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就是不屈不挠,让它不仅自己获得了超出常人的成功,像他这样一位聋哑人还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这位人们心中的英雄偶像。齐读最后一段。板书:四、总结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自己或其他同学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