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打造生态经济走廊对策与建议VIP免费

2024年打造生态经济走廊对策与建议_第1页
1/6
2024年打造生态经济走廊对策与建议_第2页
2/6
打造生态经济走廊对策与建议摘要。发展生态经济,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增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仪征中部地区生态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经济的巨大潜力,而文昌路西延暨353省道的贯通,无疑为XX县区打造中部生态经济走廊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仪征中后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思考未来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为XX县区中部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多维的探索角度。关键词:生态经济;规划建设;产业结构1引言20XX年9月5日,作为扬州建城2500周年重大城建项目之一的文昌路西延暨353省道段正式通车。这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通道,向东连接江都,向西牵起仪征,“东水西山一路连”,拉开了“一体两翼”“一核多组团”城市发展框架。这一绿色大道所经区域正是我市中部丘陵地区,也是我市生态保护区。目前,仪征“十三五”发展基本思路已初步形成,打造中部生态经济走廊将是“十三五”重点推进的战略之一。结合调研,笔者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2科学编制沿路规划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涉及诸多方面,因而必须统筹协调、兼顾各方。要让规划在指导我市生态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注意不同产业规划之间,产业规划与城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各类、各项规划之间定位相符、规模相配、功能相适。要结合仪征“十三五”规划和353省道在XX县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理清思路,找准对策。当前,重点是要高标准编制沿路两侧产业布局规划、交通路网规划和预留点控制性规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根据仪征在宁扬间节点城市的地位和打造长三角都市后花园的定位,把353省道仪征段沿线开发作为“多规合一”的试点示范区来打造,以此为纽带,实现打造中部生态经济走廊的目标。在编制规划时,既要彰显生态绿色特点,又要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做到通盘考虑,整体布局;第1页共6页注重功能分区,防止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生态意识。中部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经济”概念模糊。工作实践过程中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牺牲生态平衡为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危机意识,工作举措缺乏前瞻性,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略平衡发展,致使经济建设没有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不断改善交通环境。要增强353省道沿路区域路网通达性,通过提高技术等级、完善布局形态,发挥路网整体规模效应,形成既与高速路网配套,又与农村路网衔接的干线公路网,积极谋划中部园区、乡镇至353省道通道建设,发挥省道对刘集、陈集、大仪、枣林湾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供电、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道路两侧植树增绿,把353省道打造成绿树成荫的景观大道,提高道路两侧承载能力。4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作为一个滨江工业城市,我市生态工业虽然起步晚,项目不多,但中部地区生态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工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我们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质地引进生态工业项目。首先,严把项目准入关。凡是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国家产业政策、生产工艺落后和环评低、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一律不许引进。其次,抓好工业转型升级。按照集聚化、循环化的要求,通过提升改造的方式,加快推进机械、化工、汽配、化纤、纺织等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治理,实现工业生产“0排放”。再次,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遵循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变化,培育发展一些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型生态产业,要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让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最后,全力推进清洁文明生产。把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技术创新、绿色管理,达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5做大做强生态农业第2页共6页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生产进入新阶段后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迫切要求。因此,必须要做大做强生态农业,这既是我市农业发展的新定位,也是打造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打造生态经济走廊对策与建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