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曹雪芹(1715?──1764?)名霑,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雍正五年(1727)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他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红楼梦》有《风月宝鉴》、《石头记》和《金陵十二钗》三个异名。《红楼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谨严,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礼仪、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从,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堂,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想寻告:儿今命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狼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传统)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怜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