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旋喷桩监理细则]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高压旋喷桩监理细则一、工程概况:拟建创新基地(二期)项目位于**路2279号,项目占地面积约3551.47m2,规划建设22层试验楼,高度99.6m,设二层地下室。本基坑安全等级二级,呈四边形,北侧临近现状长廊,南侧为远景用地(目前为K楼总包施工项目部临建区)。本项目±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9.850m,支护桩采用旋挖灌注桩,桩间采用高压旋喷桩作止水帷幕。二、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及规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92。4.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T15-20-97);5.深圳市标准《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20);6.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建设工程(二期)测绘技术报告7.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建设工程(二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8.桩基施工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9.桩基施工图及设计变更联系单;10.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二期监理规划及监理大纲;11.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三、工程相关条件1.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内分布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白垩纪早世燕山四期花岗岩(γβ3K1),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图如图2-2,现将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①素填土:杂色,以灰褐、褐红色为主,稍湿,稍密为主,局部松散状,主要由黏性土、砂土或花岗岩残积土填筑而成,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个别钻孔见少量砼块、砖块等建筑垃圾,回填时间大于12年。该层场地各钻孔均有分布,揭露层厚3.50~6.50m,平均厚度4.98m。层顶高程19.48~19.94m;层底埋深3.50~6.50m,层底高程12.98~16.37m。对该层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18.80m,杆长校正后锤击数1.0~15.0击,平均值5.9击,标准值5.5击。2、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⑥1黏土:浅黄色、灰白色等,稍湿~湿,可塑状为主,局部硬塑,手捻具滑腻感,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不均匀夹少量粗、砾砂,部分钻孔与砾砂以互层的形式或已透镜体的形式在砾砂层中揭露。该层仅钻孔ZK18、ZK25、ZK28、ZK56缺失外其它钻孔均有分布,揭露厚度0.40~5.30m,平均层厚2.12m,层顶埋深3.50~8.50m,层顶高程11.24~16.37m。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5次,实测锤击数7.0~14.0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6.2~11.1击,平均值8.8击,标准值8.1击。⑥2有机质粘土:黑色、灰褐色,软塑~可塑,饱和,可见朽木等有机质,有机质含量约6~9%。该层仅部分钻孔有揭露,孔号分别为:ZK5、ZK11、ZK12、ZK13、ZK14、ZK16、ZK17、ZK18、ZK20、ZK21、ZK22、ZK25、ZK27、ZK29、ZK31、ZK32、ZK33、ZK35、ZK38、ZK39、ZK40、ZK43、ZK54、ZK55、ZK56、ZK57。揭露层厚1.00~1.70m,平均层厚1.06m。层顶埋深4.10~8.20m,层顶高程11.67~15.79m。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8次,实测锤击数1.0~3.0击;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0.8~2.6击,平均值1.5击,标准值1.1击。⑥3砾砂:浅黄、灰白、灰褐色等,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岩芯呈散粒状,级配不良,分选性好,主要成分为石英,局部混粘性土,底部偶见少量卵石,颗粒自上而下由细渐变粗。该层各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层厚1.00~7.60m,平均层厚3.81m。层顶埋深5.00~10.60m,层顶高程9.14~14.89m。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9次,实测锤击数14.0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8.0击,平均值20.0击。3、第四系残积土层(Qel)⑧1砾质黏性土:褐红间灰白色等,湿,可塑~硬塑,由下伏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可辨,含25%~45%石英砾,除石英外其他矿物已风化为粘土,岩芯泡水极易软化,该层各钻孔均有分布,揭露层厚3.10~10.70m,平均层厚6.79m。层顶埋深9.90~14.30m,层顶高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