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学习总结[大全五篇]如何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概念尤为重要。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是学生探索数学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首先让学生弄懂什么是“表面积”,然后让学生找出身边熟悉的数学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如:求“数学课本的表面积”,学生很容易的就会想到要先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高,然后再求六个面的面积和。“玻璃鱼缸”的表面积,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个特殊问题(无盖),当我把一个玻璃鱼缸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很快就明白这个鱼缸的表面积应该是五个面的面积和,而不是六个面的和。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还会联想到游泳池、抽屉、蓄水池等都是五个面,由此把教学知识延伸到四个面的物体的表面积,如:烟筒、水管的表面积应该是求四个面的面积和,即无底、无盖。这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感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把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应用到解决现实数学问题当中去。2.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灵活多样地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五年级的“包装磁带“问题,把6盒同样的磁带包装在一起,可以怎样包装。包装后的表面积各是多少。(每盒磁带的长都是10厘米,宽6厘米,高1厘米)根据给予的数学信息,学生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第一种,把6盒磁带摆成一长排(宽和高的面对接),包装成的长方体长60厘米,宽和高没变,表面积是(60×6+60×1+6×1)×2=852(平方厘米)第二种是把6盒磁带摆成一排(长和高的面对接),表面积是第1页共2页(36×10+36×1+10×1)×2=812(平方厘米)第三种是把6盒磁带平均分成两份,摆成两层,表面积是(30×6+30×2+6×2)×2=504(平方厘米),第四种是把6盒磁带摆成上下两层,长是10厘米,宽是6×3=18厘米,高是1×2=2厘米,表面积是(10×18+10×2+18×2)×2=272(平方厘米)第五种是把6盒磁带竖着摆上一排,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1×6=6厘米,表面积是(10×6+10×6+6×6)×2=312(平方厘米)。通过对五种包装的比较,很明显看出第五种包装最省料,而且容易包装,由此可以推断出课本的包装,香皂的包装,化妆品的包装等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技能,增长学生的智慧和才干。第2页共2页